扶苏恍然,想到自己之前种种,觉得如实如此。
莫非,不知不觉间,自己已经有了如此巨大的改变。
“帝王术,乃是心术。心术在于用,用于察人,用于御人。”赵惊鸿缓缓道:“而儒家之术,在于愚民。不止儒家,法家、道家……在帝王术方面,他们都主张愚民。而道家传播的思想,在于悟道,而悟道,乃帝王之术。儒家思想,则在于控制百姓。仁义礼智信,让百姓更好掌控。”
“他们结合起来,便是儒家捏肋,法家锁喉,道家困心。”
“你学儒家,应该学如何利用儒家思想去掌控天下百姓,让百姓温顺,让百姓如何听从于你的安排,感恩皇恩浩荡。”
“你学法家,应当学法家如何利用司法掌控天下,让士农工商皆进入法家的规则之中,不敢逾越。”
“你学道家,应当学道家的天人之术,于天地之眼观看世间,而非被道家的理论困惑于心。”
赵惊鸿看向扶苏,“你觉得,你学错了吗?”
扶苏听到这番言论,宛若醍醐灌顶。
原来,他所学,乃是给百姓所用之术,而非他作为君王应该学习的东西。
所以,他从未学着以一个帝王的角色去看待天下人,去看待天下学说。
如此,他确实被困其中了。
当即,扶苏拱手对赵惊鸿道:“大哥所言,让扶苏醍醐灌顶,扶苏拜谢!”
赵惊鸿摆了摆手,“随口一说,你现在已经明白差不多了。你也莫要学你父皇,每日处理奏折,很多东西没必要你来亲自处理,若整日与那些奏折为伴,你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思考,很多事情你就想不明白,就很难有长进。那些奏折,交由别人去办啊,比如张良,他就没多少事儿。”
张良顿时急了,“大哥,我每日需要处理的政务可不少!”
“哪呢?我怎么没看见?”赵惊鸿对张良的挤眉弄眼视而不见。
扶苏恍然,“对啊!朕处理的那些奏折之中,许多皆为琐事,如此琐事,何必由朕亲自处理!”
说着,扶苏看向张良。
张良顿时急了,“二哥……”
“三弟!”扶苏伸手拉着张良,“你为丞相,自当为朕分忧,且能者多劳,你有如此才能,岂能埋没?更何况,你家世代皆为丞相,从小就接触朝政,处理这些自当是得心应手,以后就拜托三弟了!”
张良:“……”
“我想拒绝行吗?”张良郁闷地看着扶苏。
扶苏微微一笑,问:“你觉得呢?”
赵惊鸿在一旁道:“拒绝可以,没问题的!”
“真的?”张良心中一喜。
扶苏则是满脸郁闷。
大哥怎么拆台呢?
赵惊鸿点头:“真的,你二哥给你安排的任务你可以拒绝,但是皇帝给你安排的任务你拒绝不了,现在拒绝了,明天扶苏就给下一道旨意,你可以试试抗旨。”
张良:“……”
多阴险呢!
呵忒!
算是看透你了!
张良只能郁闷道:“那臣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以后若是陛下觉得不需要亲自处理的奏折,可交由臣弟,由臣弟来处理。”
赵惊鸿在一旁道:“那为什么不先由你筛查一遍,觉得你无法处理,需要扶苏亲自处理的奏折,再交由扶苏呢?”
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