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凡心中激动难抑,手掌一翻,那柄顶端镶嵌赤红宝石,底部托着一片青碧莲叶的残缺九莲宝灯便出现在他手中。
灯体古朴,此刻却仿佛感受到了召唤,微微震颤着。
他不再犹豫,将掌心那几缕微弱却精纯的,源自神轮残留的才气,小心翼翼地引导着,灌注进九莲宝灯顶端的‘灯芯’之中。
“嗡——”
一声轻微的的嗡鸣响起。
下一刻。
九莲宝灯顶端的赤红宝石骤然亮起,不再是之前那种温润的内敛光华,而是如同被点燃的火焰,迸发出璀璨而柔和的光芒。
那光芒并非炽热灼目,反而如同月华流淌,清冷而明亮,在灯芯处汇聚,盛放,竟真的形成了一朵由纯粹光晕构成的,层层叠叠,缓缓旋转的虚幻莲花!
光华映照之下,宁凡感觉周身似乎都笼罩在一层奇异的庇护之中。
他手持这盏燃烧着才气光焰的宝灯,深吸一口气,迈开坚定的步伐,朝着远方那座巍峨耸立,仿佛支撑着整片遗迹天穹的恢弘大殿走去。
然而仅仅向前走了不到十步,异变陡生!
前方的景象原本清晰可见,是残破的广场和耸立的石柱,但就在宝灯光华照耀范围的边缘,一片原本空无一物的空间,骤然变得模糊、扭曲起来!
紧接着。
一片浓郁得化不开的,呈现出灰败与混沌色彩的雾气,毫无征兆地弥漫开来,阻隔了前路。
这雾气并非寻常水汽,它无声无息,却带着一种令人心神不宁,灵觉滞涩的诡异力量,仿佛能吞噬光线,扭曲感知。
仅仅是看上一眼,就让人产生一种头晕目眩、仿佛要迷失方向的错觉。
“迷瘴……”
宁凡眼神一凝。
原来这阻挡他前进的屏障,竟是这般形态。
在九莲宝灯那清冷光华的映照下,这迷瘴终于显现出了它的真实形态,不再是完全无形无质。
宁凡没有退缩,他紧握宝灯,毅然踏入了那片灰败的迷瘴之中。
就在他双足踏入迷瘴范围的瞬间,奇异的景象发生了。
脚下那原本坚实却残破的石板地面仿佛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数条由柔和光芒勾勒出的,如同巨大叶脉般蜿蜒向前的小径。
小径延伸向迷瘴深处。
每一条小径的尽头,都在迷瘴中隐约勾勒出一座建筑的轮廓,虽然远不如中央那座主殿宏伟,却也散发着古朴沧桑的气息。
那便是无始天宫的偏殿。
而在这些如同叶脉分支的小径中央,本该有一条最为宽阔,最为笔直,直通主殿核心的主脉道路,但此刻那里却依旧被最为浓稠的迷瘴所笼罩,宝灯的光芒也无法将其驱散,仿佛那是一条被封印的禁忌之路。
宁凡明白,那条主路,才是通往无始天宫真正核心传承的路径,需要《无始经》的指引和更浓烈的才气才能开启。
他目前尚无资格踏足。
宁凡没有过多犹豫,目光扫过几条显现的偏殿路径,选择了距离自己最近,感应也相对清晰的一条。
手持光华流转的九莲宝灯,踏上了那条光芒小径。
宝灯光华所及之处,周围的灰败迷瘴如同拥有生命般,畏惧地向后退缩,让出一条仅容一人通过,被清光笼罩的通道。
在通道之外,那浓郁的迷瘴依旧在翻滚,涌动,仿佛无数窥视的眼睛,随时可能将这微弱的光明吞噬。
行走其间,能清晰地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冰冷而混乱的侵蚀之力,不断冲击着宝灯形成的光罩,发出令人牙酸的细微滋滋声。
翎月华紧紧跟在宁凡身边,小脸上带着紧张和兴奋,她小声说道。
“小哥哥,你安心往前走,月华能记住回去的路。”
“不会迷路的。”
“……”
“嗯。”
宁凡点了点头,全神贯注地维持着才气的输送,同时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在这迷瘴之中,空间感变得极其模糊,若非有宝灯指引,恐怕顷刻间就会彻底迷失方向。
沉沦于此。
他一步步前行,凭借着宝灯的指引和对那偏殿若有若无的感应,在迷瘴中艰难穿行。
周围的压力越来越大,仿佛整个迷瘴空间的重量都压在了那层薄薄的光罩上。
宝灯的光华也随之明灭不定,那朵光晕莲花旋转的速度似乎也慢了一丝。
不知走了多久,也许是一刻钟,也许是半个时辰。
也许是更久。
前方的迷瘴似乎变得稀薄了一些,一座殿宇的轮廓在灰雾中逐渐清晰起来,那殿宇同样采用与主殿相似的古老石材,规模小上许多,风格古朴厚重,散发着一种沉淀了万古岁月的沧桑和古朴。
宁凡精神一振,加快脚步,又向前艰难地行进了数十丈。
终于。
在靠得足够近时,他透过残余的迷瘴,隐约看到了殿门上方悬挂的一块巨大匾额。
匾额之上,以一个古老而苍劲的笔法,铭刻着一个大字——
不认识!
没错。
宁凡不认识古字啊。
宁凡:……
不过还好,有翎月华在,宁凡不识得古字,但是翎月华必然是认识。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