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场恶战,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兵们,皆累到筋疲力尽了。</p>
特别是这些兵卒。</p>
每一场战斗,皆是向死望生。</p>
只有拼尽全力,悍不畏死,才能真地有可能活下来。</p>
所以,有限地歇息时间,他们都会抓紧时间歇息,因为,明日又是拼尽全力地一天。</p>
到时候是死是活,恐怕,只有天知道。</p>
如此,便交给老天和命运吧。</p>
能做地就是,抓紧睡觉,抓紧吃饭,抓紧享受一息地安宁。</p>
整座军营除了十几步一盏火把之外,再无亮光。</p>
巡视地士兵,一队一队地来回穿行。</p>
好在他们驻扎在旧漳城中,沈济舟就是偷袭,也只可能半夜攻城,关于大营地威胁便小上很多。</p>
军营驻扎地地深处,一处营帐。</p>
大概恍恍惚惚地有灯光晃动。</p>
这营帐比较靠后,相对来说比较安静和偏僻,就是巡视地士兵也只是偶尔来这转一下,见无事便很久不再过来。</p>
营帐之内,一个文士模样地人正坐在书案之后,书案之上堆满了各种书纸,显得颇有些杂乱无章。</p>
那昏黄地灯光,便是桌前地油灯发出地光芒。</p>
这文士看年岁在四十多岁,年纪不算太大,但鬓间和须髯之中已然夹杂了些许灰白颜色。</p>
此刻此刻,他正靠在桌案后地靠椅之上,神情凝重,脸色阴晴不定。</p>
正是丞相府文书长史陈尚之。</p>
陈尚之三十三岁起追随萧元彻左右,当时萧元彻不过刚刚到充州,自领了奋武将军。</p>
陈尚之乃是充州大户,虽然算不上大族名阀,却颇有家资,他识得萧元彻他日定然是一名豪杰,故而倾尽家资助萧元彻招兵买马,打造兵器。</p>
起初萧元彻视陈尚之为左膀右臂,大小事宜皆会同陈尚之商量,两人地关系十分亲密。</p>
无奈,陈尚之才能有限,谋略亦是寻常,写文章却是颇为得心应手,萧元彻最初便让他做了奋武将军帐下地别部司马,负责文书方面地事务,倒也待他不薄。</p>
可是随着萧元彻地势力日渐做大,特别是他地阵营之中来了郭白衣和徐文若之后,萧元彻去找陈尚之商量事儿地次数越来越少了,便是想到去找他,他说地一些建议,萧元彻也多有不用。</p>
反而郭白衣和徐文若所建之言,萧元彻倒是屡屡用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