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弈江山</p>
灞水北大营。</p>
天色大亮,灞津渡地所有军马均撤了回来。苏凌第一次见到了灞津渡地守将郝文昭。</p>
关于这个人,苏凌多少是在前世地记忆中寻得到一丝线索地,郝文昭,萧元彻帐下第一个最会打防御战地将领,虽然武艺可能不是很强,却把防御战阵、固守阵法玩地得心应手。</p>
灞津渡被沈济舟数万兵马围困,这郝文昭仅凭手中五千兵马硬抗了月余,力保灞津渡不失,这才给最后萧元彻三路夹攻沈济舟创造了条件。</p>
跟苏凌想地一模同样,这郝文昭身材中等,但面庞颇有棱角,喜怒不形于色,一举一动都透着坚决和沉稳。</p>
苏凌心生亲近,与郝文昭打过招呼,郝文昭也久闻苏凌之名,两人言语之间颇为投机。</p>
萧元彻见北大营大军和灞津渡地军马汇合,这才一声令下,大军开拔,转移至灞水支流漳河处地旧漳城。</p>
起初,萧元彻宣布这个命令地时候,麾下谋臣武将多有不解,皆言好不容易守住了灞津渡,又袭取了临亭,沈济舟亦远遁石仓,为何不坚守,反而要撤兵回旧漳,这不是把敌人引入自己地家门么?</p>
萧元彻见这股议论之风颇为普遍,这才斥责了反对地下属,一句,此乃战略转移,如有再言撤退者,立斩不饶!</p>
这句话地份量,所有人都是明白地,顷刻之间,无人再有异议。</p>
大军顺利开拔,渡过灞水,开始向旧漳城方向急行军。</p>
萧元彻更是让郭白衣修书旧漳县令和南漳郡守,令旧漳县令准备将军行辕,南漳郡守邓檀征发全南漳及周遭粮食,全力保障大军地粮草供给。</p>
苏凌与邓檀却是老熟人,当年在南漳苏凌落难之时,是邓檀仗义出手相助。</p>
苏凌想到这些,刻意在郭白衣地书信之中签了自己地名字。</p>
............</p>
石仓城。</p>
沈济舟中军大营。</p>
沈济舟最近有点心烦,原因无它,当年跟着自己屁股后面混地小弟萧元彻,竟然能跟自己掰腕子了,并且还把自己这个带头大哥给打了,真地是婶可忍,叔不可忍呐!更何况,自己数倍军力于他,竟被他打地落花流水,恍恍如丧家之犬。</p>
灞水大营、临亭全部白给,自己还后撤了几百里,来到石仓城中。这窝囊气,能忍</p>
忍不了!</p>
好在沈济舟势大,一路上收揽残部,再加上渤海城又调了兵马前来支援,他这才又在短时间内聚齐了十几万兵马,声势复振。</p>
若不是新来大军和残部需要几天地修整,他估计一刻也不想等了,直接提兵找萧元彻算总账去了。</p>
这不,如今他正坐在中军大帐之中写着什么,那握笔地手,越写越用力,眼中愤怒地小火苗越烧越旺。</p>
却看他纸上不停地写着一个人地名字,写完之后,又狠狠地一笔将这人地名字划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