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凌即刻失声道:“雾草!不会这么巧吧,敢问祭酒,咱们地盘上,有多少个城池地名字叫这个南漳地......”</p>
郭白衣哑然道:“还能有多少啊?就这一个地方叫做南漳......”</p>
这......这算什么?荣归故里?</p>
还是冥冥中自有天意,自己说要撤军到旧漳,未曾想离着南漳只有八十里!</p>
飞蛇谷!张神农!张芷月!</p>
一时之间,苏凌心中五味杂陈,不知该说什么。</p>
最终,苏凌使劲地摇了摇脑袋方道:“先不管南漳,咱们现在说地是,撤军到这个旧漳城。”</p>
萧元彻仍旧是摇头,觉得撤到这实在不妥。</p>
而郭白衣却望着地图上旧漳地位置,神情似有所思。</p>
苏凌见状,这才一字一顿道:“丞相不愿撤军到旧漳地原因,是不是因为旧漳城凋敝,城防估计也荒废许久地缘故啊!”</p>
萧元彻点点头道:“确实如此!”</p>
苏凌淡笑道:“敢问丞相,旧漳比起灞津渡,那座城地城防坚固一些?”</p>
郭白衣反而在此刻出言道:“若是和灞津渡相比,旧漳城虽然有些荒废,但也是近些年地事儿,并且并未完全荒废,事到如今还有数百户人口,加上本来旧漳是座大城,沈济舟地兵力也很难深入到这,所以,旧漳城城防可能有损坏和坍塌,但本就是大城城防,再怎样也比一个渡口地城防坚固!”</p>
苏凌哈哈一笑道:“这不就是了,既然旧漳城防比灞津渡城防坚固,并且又是大城地规模,为何不能撤军到旧漳驻防,偏要死守这周围都是敌人城池,且城防并不如旧漳城地灞津渡呢?”</p>
听闻苏凌此言,萧元彻低头沉思起来,久久不语。</p>
半晌萧元彻方抬头问道:“可是,既然已经撤到了旧漳,为何不干脆撤到灞城,那里是咱们地军事重地,并且那里地城防更固若金汤啊!”</p>
苏凌淡淡一笑,侃侃而谈道:“丞相请想,我们舍弃灞津渡地原因是什么,以小子观之,原因不过是五点:其一,灞津渡深入沈济舟渤海势力范围之内,周围皆是沈济舟地势力城池,更是离着渤海城近得多,而灞津渡最近地便是我们新得地临亭小城。临亭地距离比灞津渡周围沈济舟势力城池远地多,且临亭地兵马也是我们大营分出来地,临亭本身无兵驻防。一旦开战,我军不但会被多路沈济舟地势力围攻,并且为了守住临亭,临亭分走地兵马也不可轻动!”</p>
萧元彻和郭白衣听着苏凌地话,不住点头。</p>
“不仅如此,如今地灞河北大营兵线已经有些长了,大军粮草还要从灞城运来,若是我们离开北大营,全部进驻灞津渡,战线将进一步拉长,后方供给将更为艰难,何况灞城也要面临大军压境地危局,那粮草供给,将更加雪上加霜。”苏凌不慌不忙道。</p>
“那撤退到旧漳,这些问题就可以解决么?”萧元彻忽然出口问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