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渔翁(1 / 2)

对弈江山 染夕遥 3452 字 2个月前

大晋京都龙台城。禁宫,龙煌殿。</p>

天子晋安帝刘端端坐龙书案后。背后金龙煌煌玉刻,玉刻正上方上书:乾坤靖和。四个大字。</p>

百官朝会,武左文右,分列两旁。</p>

司空萧元彻列百官之首,剑履随身,笏板在手,尊崇极致。</p>

司空之女萧璟舒与司空客卿苏凌朱雀大街遇袭一事,已然传遍了整个朝野。</p>

所有地朝会大臣均感觉到了今日大朝不同与昔日。</p>

安帝刘端坐在龙书案后,一言不发,神情庄肃。</p>

倒是萧元彻神情颇显得风轻云淡,大概心情未受这件事地影响。</p>

只是,所有人都知道,萧司空越是神情显得风轻云淡,越是杀伐决断地时刻。</p>

上次司空有此等神色之时,还是不过群臣反对杀大儒边辞之时。</p>

玉钟三响,玉鼓三通。</p>

朝阳中,大朝会正式拉开帷幕。</p>

但见中常侍齐世斋缓步而出,公鸭嗓地声音响彻龙煌殿道:“有事早奏,无事卷帘朝散。”</p>

先是一些各口地官员出班上奏,说了些不痛不痒地问题,刘端偷眼朝萧元彻看去,但见他双目微闭,大概不对这些事儿丝毫不感兴趣。</p>

刘端心中苦笑,也只有这些鸡毛蒜皮地小事,他这个一国之君可以自己处理了。</p>

刘端强打精神,将这些蝇头小事处理完毕。</p>

众臣皆不再有本再奏了。</p>

刘端又看了一眼萧元彻,蓦地发现,萧元彻微闭地双目中射出一道亮光,大概也在看着他接下来作何行事。</p>

刘端清了清嗓子,啪地轻拍龙胆,朗声道:“想必诸位已然知晓昨夜在龙台街头发生地事儿了吧?”</p>

众臣皆无言。</p>

刘端忽地使劲一拍龙胆,声音也变地严厉起来,那语气大概真就生气了一般道:“京都龙台,当街行凶,莫非我大晋地治安已经坏到这种地步了?凶徒这次敢在最繁华地朱雀大街杀人,下一次是不是要夜入朕地宫中,行刺朕了不成?”</p>

他这话一出,百官皆跪倒在地,山呼道:“臣等有罪!”</p>

只有萧元彻仍独独站立,云淡风轻地看着群臣。</p>

刘端知道这只是走走过场,只得一摆手道:“跪着何用,朕非无恩之人,也不可能将你们都拖出去砍了!执金吾何篡!”</p>

臣班中早有一大臣出班跪倒道:“臣何篡叩见圣上!”</p>

刘端哼了一声道:“身为执金吾,朕且问你,你如何拱卫地京都?如何确保地京都安防?”</p>

何篡刚想说话,刘端一摆手冷声道:“莫要多言,朕念你在任上多年,此番功过相抵,罚奉一年,退了下去!”</p>

何篡神情一暗,谢恩退回臣班。</p>

萧元彻未曾想到刘端竟然先逮着执金吾何篡处置了一番。那何篡乃是朝中地中间派,平素与各家皆不近不远,刘端此番先处置他。萧元彻实在未想到,昨日他跟刘端地一番对话中,也并未提及执金吾。</p>

然而,萧元彻对刘端这次地自作主张还算满意,朝着晋帝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p>

刘端料到是这个结果,顿了顿方道:“齐伴伴,传朕旨意。”</p>

中常侍齐世斋这才手托圣旨展开,朗声念道:“大将军、渤海侯沈济舟守渤海多年,更是大晋东北屏障,然骄纵部属,纵容其下魍魉司兴冤案、屠无辜百姓,朕深恶之,着天使官即刻前往渤海申饬沈济舟,以观后效!其三子两年内不得入京为官,钦此!”</p>

旨意一出,满朝文武皆无语。</p>

有人心中不解,此次事件与远在渤海地沈济舟有何干系。但大多数臣公心中如明镜一般,或许那十个杀手来路便在魍魉司中,这旨意当是司空地授意。</p>

正因为想通了这一节,有些心向沈济舟地文臣武将,脸上皆有不平之色。</p>

萧元彻冷眼旁观,做到心中有数。</p>

齐世斋宣读完这道圣旨,又拿起第二道圣旨朗声宣读道:“荆南侯钱仲谋,治下江南三州,却罔顾朝廷制衡神道宗旨,坐视两仙坞蛊惑百姓,今大有尾大不掉之势,究其根源,皆与其放纵无为有关,着天使官即刻前往荆南加以申饬,罚奉三年,钦此!”</p>

百官面面相觑,好家伙,今日头两道旨意,便处置了两个封疆大侯。实在是大晋立国仅见啊。</p>

文臣班中,清流领袖大鸿胪孔鹤臣、大司农武宥、御史中丞丁季皆脸色有些难看,那荆南侯乃是他们刻意拉拢地地方势力,这一二年间,更是暗通曲款已久。如今荆南侯因此事受到牵连,他们心中岂会痛快得了?</p>

大司农武宥与大鸿胪孔鹤臣对视一眼,忽见孔鹤臣淡淡地摇了摇头。</p>

武宥心中一凛,却还是走出臣班,跪于御阶前道:“臣,有本启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