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蒙阴冲突(1 / 2)

1933年2月2日,蒙阴西北寒夜凛冽

常路镇东连蒙阴城、西接新泰城,咽喉地势,异常关键。

片南北高、中间低的河谷地带,南部青石山如屏障矗立,北部砂石岭蜿蜒起伏,唯有镇中沿汶河铺开的平坦地块,成了兵家必争的通道。镇内关帝庙的残垣上建立起来的指挥部,第十九路军第六十师的军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师长沈光汉麾下的一团正在此布防。

“团长,西岗哨发现可疑动向!”传令兵的走了进来,推开团部临时驻地的木门。团长陈大勇猛地抬头,他本能一把抓起驳壳枪“让侦察连出动,去看看怎么回事?”

此时镇西三公里外的沟壑中,第十二军军长孙桐萱正用望远镜观察着镇内稀疏的灯火。这位兼任第二十师师长的中将身着灰布棉军装,领口已被夜露浸湿,身后数不清的兵力正沿着汶河两岸悄然展开,光是分拨待定的前锋部队就有十几个连队,正在悄悄的朝着常陆镇前进。

“军长,独立旅已到指定位置,二十师和二十二师也完成合围。”参谋长低声禀报,手指向地图上的三个箭头,分别指向常路镇的西、北、南三门,唯独留下东侧通往蒙阴的缺口。

孙桐萱是韩复渠手下的第一悍将,资历也是在西北军当中数一数二的“按计划行事,凌晨三点总攻。告诉各师,谁先拿下关帝庙,赏大洋一千!”他清楚韩复榘的用意,拿下这座交通枢纽,不仅能斩断十九路军深入鲁南的触角,更能向南京彰显自己军队的实力。

凌晨三点整,枪声骤然划破夜空。西门外的山炮率先轰鸣,炮弹带着刺耳的尖啸砸在城楼上,砖石飞溅中,守军的机枪火力瞬间哑了大半。“冲!”随着营长的呐喊,韩复渠第十二军的士兵如潮水般涌向城门,云梯架起的瞬间,城头上的手榴弹已滚落下来,爆炸声在寒夜里连成一片。

陈大勇在镇中心指挥抵抗,看着西城门方向燃起的火光,心脏阵阵紧缩“电告沈师长,常路遭韩复榘主力围攻,请求火速支援!”他对着电台嘶吼,话音未落,北门方向又传来密集的枪声。十九路军虽经淞沪抗战锤炼,又有新装备的日械武器傍身,可面对数倍于己的兵力和重火力,防线已开始摇摇欲坠。

翌日清晨,常路镇内已是一片焦土。西门的争夺战持续了整整五个小时,最终第十二军以伤亡三百余人的代价破城而入,却在镇中心的街巷里陷入拉锯。第十九路军的士兵依托民房构筑工事,每一条胡同、每一座院落都成了厮杀的战场。

本就擅长巷战的粤军士兵们在淞沪战场和小鬼子都能打的有来有回,更何况是战斗力比日本人差的多的韩复渠军。

孙桐萱的指挥部设在镇外的土地庙里,桌上的电报叠得老。“军长,二十二师攻了三次都没拿下镇中心,那里的敌军火力太猛了,他们很会利用城镇内的废墟楼体,我们有时候每攻下一座大院,都会伤亡不小”参谋长跑进来时,军帽上还沾着黑烟。

孙桐萱狠狠拍了下桌子“那就换部队来打!我和韩主西保证过,三天之内一定要拿下常路镇!”

关帝庙内,陈大勇正给伤员包扎伤口。奉命驻守常路镇的时候,他想到了可能会和韩复渠的军队有摩擦,但是他没想到会遭遇如此猛烈的围攻。

部队从淞沪战场下来后,整个团一千多人只剩下了六百多,在鲁南地面上补充了不少新兵,但是还没有经过战火的洗礼,尚未得到充分整训,如今连续激战十几个小时,伤亡已经不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