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太原后,张辽和徐晃做让两万骑兵前往井径驻扎,而他们自己则率领一百名亲卫前往河东。
河东长修县的西南角,此时正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十多万百姓、两三万士卒以及三万泥瓦匠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一项浩大的工程——建造一座新城。
这座城的规模并不大,二十多处水泥窑日夜不停地燃烧着石灰石,将生产出来的石灰与河沙混合在一起,然后砌在城墙上,以固定那些累积在城墙上的巨石。
李渊没有太多时间,生产砖石,只能采用这种在后世眼中,完全就是危楼的做法,进行筑造。
大量的流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忙碌着,他们手持斧头,砍伐着周围的树木,然后将砍下的木材堆积在一起。
同时,他们还会开采巨大石块,运到工地,以此来获取每天所需的粮食。
李渊采用了以工代赈的方法,这种做法极大地调动了这十多万流民的积极性。
为了生存下去,他们别无选择,只能不停地朝着高坡运输着建造城池所需的各种材料。
李渊静静地站在一旁,凝视着这座正在逐渐崛起的关城。
他看着从地基到城墙,每一寸土地都在百姓的努力下慢慢地拔地而起。
玉壁城,这座关城将是他抵御汉军最关键的一步。
未来的大战,也将会在这里展开,李渊必须要时时刻刻的盯着才安心。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快步走到李渊面前,躬身禀报:“大将军,张中郎将和徐中郎将求见!”
李渊面无表情,甚至连头都没有回一下,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见!”
亲卫领命后,转身离去。
不一会儿,他便领着卸去甲胄、身穿布衣的张辽和徐晃来到了李渊面前。
“拜见大将军!”
张辽和徐晃见到李渊后,立刻单膝下跪,抱拳行礼。
“起来吧!”
李渊随意地挥了挥手,示意他们起身。
“诺!”
张辽和徐晃齐声应道,然后站起身来,抱拳而立。
李渊的目光落在他们身上,缓缓问道:“五原郡和云中郡的情况如何?”
听到这个问题,张辽和徐晃对视了一眼,然后张辽上前一步。
“禀将军,五原郡的局势目前已经稳定下来了,匈奴人畏惧我军威势,纷纷躲进朔方郡,不敢再有任何异动。不仅如此,从南边迁徙而来的移民也已经陆续抵达了两万之众,他们在九原县成功地筑起了两座坚固的军堡,这两座军堡互为犄角之势,足以抵御住小股匈奴人的侵扰!”
张辽一脸自信地向李渊禀报着。
然而,听到这个消息的李渊却并没有露出喜色,反而眉头微皱,面露疑惑之色。
“匈奴人竟然还敢来骚扰?”
他的目光紧紧地落在张辽身上,似乎对这个情况感到十分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