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就连李渊也未曾料到,尽管这段历史因为他的乱入而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董卓的发展。
相反,董卓在利用朝廷对付李渊的过程中,不断地壮大自己的势力,甚至比历史上的他还要强大。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一天天消逝,肴函古道上的车马源源不断,一眼望不到头。
黄河两岸,大军调动的身影随处可见,战争的阴影笼罩着这片土地,一触即发。
然而,洛阳朝廷内部对于何时开战的问题,依旧争论不休。
就在这时,太尉丁建带来了一份来自凉州的八百里火急军情:“陛下,凉州传来紧急消息,凉州遭遇大旱,赤地千里,庄稼颗粒无收,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凉州刺史耿鄙惨遭杀害,傅燮也在乱军之中惨死,十万凉州军已经兵临陈仓!”
丁建的话音刚落,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大臣们议论纷纷。
“皇甫嵩不是已经杀退了凉州叛军吗?这凉州叛军怎么又回来了?”
一名不明情况的大臣惊愕地喊道。
“凉州大旱,百姓们实在是活不下去了,只能杀回来,劫掠关中以求生存啊!”
另一名大臣面色忧虑地说道。
“多事之秋啊!大汉这些年到底是怎么了?”
一位老臣叹息着摇头。
朝堂上的气氛异常凝重,众人都意识到这场战争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可惜傅燮竟然如此惨死在乱军之中!”
朝堂之上,一位大臣哀叹道。
“是啊,耿鄙实在是太贪鄙了,他到了凉州,不仅没有安抚当地的百姓,反而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简直是罪大恶极!”
另一位大臣愤愤不平地说道。
有的大臣对傅燮的死表示同情和怜悯,而有的则对耿鄙的行为深恶痛绝。
其实,关于凉州的消息,这些大臣中有些消息灵通的,早在三天前就已经得知了。
凉州遭遇了严重的旱灾,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纷纷走上了从贼之路。
傅燮为了阻止百姓们从贼,毅然决然地站在了道路中间,想要拦住他们。
然而,愤怒的凉州百姓可不会管傅燮,直接将他杀害。
傅燮的死来得太过突然,就连凉州叛军的将领们都始料未及。
毕竟,傅燮可是凉州本土的名士,他的名望相当高,比阎忠还要高。
要知道,他可是凉州为数不多能够在朝堂上立足的大臣,深受凉州豪强和世家的敬重。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备受尊敬的人物,却在一瞬间死于乱军之手,让人猝不及防。
如今的凉州就如同一个火药桶一般,稍有一点火星,就会引发爆炸。
至于耿鄙的死,其实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
耿鄙本是关东之人,他来到凉州后,大力提拔那些跟随他的官吏,这一举动早就引起了凉州豪强们的不满和反感。
这些凉州豪强们对耿鄙的行为感到十分愤怒,他们觉得耿鄙这样做完全是在打压本地势力,损害他们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