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东掠战略(上)(2 / 2)

因此,李渊绝对不会轻易放过这块到嘴的肥肉。

哪怕只是咬上一口,带走二三十万的青州百姓,对他来说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如果情况允许,右路军甚至可以越过黄河,对中原地区进行袭扰。

这一路军队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混乱和恐慌,通过这种方式来掩护中路军的行动,使其能够顺利完成劫掠任务。

此外,右路军还要尽可能地阻挡大汉从南方增援过来的汉军,为整个战略行动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与此同时,他们还肩负着一项重要使命,那就是扰乱中原地区的局势。

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关键就在于挑起泰山军出山。

泰山郡内,其实隐藏着大量由黄巾军转变而成的泰山军。

不过,与黑山军不同的是,泰山军并没有一个明确的首领来统领全局。

目前,泰山军实际上处于各个头领共同治理的状态,他们只是对外统一打出了泰山军的旗号而已。

李渊通过这些年来与商队的接触和交流,收集到了许多关于泰山军的情报。

据他所知,泰山军的成员大多是当初中平元年兖州黄巾军和徐州黄巾军的残部。

在被皇甫嵩击败后,由于皇甫嵩急于进军河北战场,无暇顾及这些黄巾军残部,因此他们得以逃过一劫。

这些残兵败将们纷纷藏匿于泰山郡中,经过一年的休养生息,他们效仿黑山军的模式,成立了泰山军。

然而,与黑山军相比,泰山军始终未能选出一个公认的领袖人物。

据李渊所知,目前较大的首领至少有五六个之多,他们每个人麾下都拥有两三万部众。

然而,这些部众中的大部分其实都是老弱妇孺,他们藏身于泰山之中,以躲避战乱。

与黑山军类似,这两年来,黑山军也从未派遣使者前来拜见李渊这位黄巾军的大贤良师。

这就好像李渊这个大贤良师完全不存在一样。

不过,李渊心里很清楚,对方既然自称为泰山军,那就意味着他们有意与黄巾军划清界限,不再承认自己是黄巾军的一部分。

如今放眼整个天下,仍然高举黄巾军旗帜、并且还有一定规模的,就只剩下汝南地区的黄巾军了。

这支黄巾军的主力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当初彭脱所部兵败后,逃入山林的黄巾军残部;另一部分则是南阳黄巾军在战败后,从宛城逃出的残部。

这两部分黄巾军残部加起来,人数大约在四五万左右。

然而,由于这些黄巾军势力过于分散,分布范围太广,难以形成有效的战斗力和影响力,所以他们也只能继续打着黄巾军的旗号,勉强维持而已。

并且还时常与他这个大贤良师派遣使者来往。

毕竟李渊的军队里,有一部分人是当初彭脱战败后,他手下的残军败将。

这些人通过擐辕关,被李渊的大军收编了。

所以还有着联系。

现在这天下各地都有起义军,李渊要想调动他们可不容易。

比如黑山军、泰山军,还有离李渊比较远的汝南黄巾军,这些军队都很难听从他的指挥。

尤其是黑山军和泰山军,它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