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人口稀少(上)(2 / 2)

李渊坐在议事堂的主位上,面色凝重地环视着在座的晋阳群臣。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最后停留在阎忠身上。

除了各曹衙门的主簿们外。

此外,还有一些州牧府的掾吏也列席其中。

“诸位,今日召集大家前来,是想让大家议一议匈奴来使的目的。”

李渊的声音在议事堂中回荡,带着一种威严。

众人皆知匈奴来使的消息,对此也早有心理准备。

听到李渊的问话,阎忠率先站了起来,抱拳说道:“大将军,请问我军接下来是否要攻下河套地区?”

他的问题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议事堂的寂静。

一些主簿的眼中闪过精芒,显然这个问题切中要害。

其实,对于匈奴的态度,关键全在李渊这位州牧身上。

如果李渊决定对河套地区动手,那么必然会与匈奴陷入一场生死较量;反之,如果他选择不对河套地区动手,那么双方或许还能保持相对的和睦。

李渊的眼角微微一动,他凝视着阎忠微垂的神色,心中暗自思忖:这阎忠已经看穿了他的意图。

之前他就曾表示过,对于在边郡动兵一事。

但阎忠和黄都以及其他一些文臣是持反对态度的。

然而,李渊却对众人的劝告置若罔闻,执意要强行出兵。

甚至一度将军队推进到了九原县。

不仅如此,他还派遣了大量的禁军聚集在五原郡,一副不打入朔方,不停手的样子。

与此同时,各地的粮草也像潮水一般源源不断地涌向五原郡,堆积如山。

这让匈奴如何不慌乱。

而阎忠作为财曹主簿,负责调度各种物资,自然对这一切了如指掌。

从各部门的调度情况中,阎忠敏锐地察觉到了李渊的真正意图。

“河套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若能得到此地,足以养活二百万众,孤对此志在必得!”

李渊的目光如炬,透露出无比的决心。

阎忠见状,再次抱拳施礼,问道:“那么,敢问大将军,即便我军成功占领河套平原,又该如何守住这片土地呢?而且,人口从何而来,粮食又从何而来?”

李渊闻言,眉头微微一皱。

他凝视着阎忠那严肃的表情,心中已然明白阎忠的意思。

阎忠显然是在劝说他放弃河套,转而专心经营内部,等到粮食充足之后,再进攻大汉。

李渊沉默片刻,然后缓缓说道:“得到河套之后,迁移各地的千户,让他们成为军户,开垦荒地,实行半牧半耕的生产方式。设立军堡,让汉人在河套平原上扎根立足,如此一来,自然能够守住这片土地。”

西河郡本来就是如此,现在定襄、云中、五原这三个郡也在效仿这种做法。

而且这种做法已经在李渊的麾下形成了一种体制。

大家自然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