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步步为营
开封之围解除,作为客军自然也没有太多的借口一直驻扎在开封城内,而且开封城内太多的条条框框,军营驻地也十分的狭窄,也没有多少的必要留在开封城内。
所以陈望没有等到高名衡提起这件事,便主动提起移营城外。
高名衡本来想要提出这件事,只是考虑到如果是自己先行提起,有一种卸磨杀驴的感觉。
可能会使得他和陈望之间的关系出现间隙,所以高名衡一直都在思索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提出移营的要求会好一些。
毕竟如今他已经是接领了河南巡抚的职责,河南境内如今贼寇仍然猖獗,万民军的势力巨大,威胁深重,难以解决。
现在河南兵马能用者寥寥,新军的募集和训练还被崇祯交付给了陈望。
这种情况之下,高名衡自然是想要和陈望打好关系。
“军饷的事情,我尽力去想办法,暂时就按实际发放的军饷先行征募兵士。”
陈望麾下兵马虽有两万之众,战力强劲,但是这些人在高名衡看来还是远远不够。
万民军在开封城下丢下了上万具的尸体,然后灰溜溜的往东面逃窜而去。
高名衡的问题,陈望虽然能够立刻回答出来,但还是假装沉思了一下,而后才说道。
他们不满足于只当包围开封社兵,他们想要成为真正的军人,想要直接加入陈望的麾下,跟随着陈望南征北战。
陈望也是如同戚继光、岳飞那般嫉恶如仇,刚正不阿,忠心为国的英雄人物。
洪承畴、孙传庭、杨嗣昌等人都陈望精通练兵,那么陈望说三个月能形成战力,恐怕应当是极快的速度。
此时在汉中军大营之外,这些徘徊停留的流民们,他们自然不是要冲击汉中军的大营。
因此这一次听说是朝廷将要募兵,将要统带他们的将官,将会是陈望,瞬间便在开封城内外炸了锅。
“万民军此番东进归德府内,朝廷已经征召卢监军北上阻挡,又征调保定镇兵南下护持山东,已经是阻断了万民军东去的道路。”
高名衡叹息了一声,神色颇为惆怅,不过旋即便又松开了眉宇。
“巡抚大人实在过誉,若非是巡抚大人派遣官吏四方奔走宣传,如何能够此番盛景。”
因此很多地方编写话本都是以陈望为主角,陈望麾下所领的汉中军也被称为陈家军,时人将其与戚家军,还有宋时岳飞所领的岳家军相提并论。
“郑州之战,令人痛心疾首,各镇兵马折损严重,所幸杨阁部派遣陈将军北上驰援,否则只怕河南局势早已失控。”
“至于军械的问题……”
趋利避害,世之常理。
开封城南,汉中军大营。
因此更没有多少的人想要加入万民军的队伍之中。
此时汉中军营的营外人声鼎沸,熙熙嚷嚷,一眼望去皆是攒动的人头。
陈望也不知道高名衡到底真是因为眼前征兵的景象而随口感叹一声,还是在隐晦的敲打着他。
陈望心中微突,前面的这么多铺垫,都是为了最后的这一问题。
建奴掠边数十载,北国大地数次遭受荼毒,对于建奴,百姓自然深恶痛绝。
他虽然不通军事,但是也知道练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汉唐之时,募兵条件极为严格,并非是什么人都能够当兵。
如果真的不是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没有人想要造反。
这些民众,都是此前在开封城外讨活的饥民。
因此原先盘踞在开封城外的饥民并没有消失,他们之中只有少部分跟随着万民军一起离开,大部分的人仍然留存在了开丰城外。
“定下的兵额是两万三千人,但是从朝廷调拨而下的军饷却是只够一万五千人的用度,中间相差八千余人……”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场面,完全是昨日官府有人向着他们传达了一条消息。
数以万计的民众,此时正云集于汉中军大营的前方,他们汇聚在一起,几乎铺满了整个开封城的南面。
出任河南巡按期间,弹劾贪官,严肃政纪,纠察不法,忠于职守。
“三个月的时间……”
从宋时开始,以文制武。
因此陈望甚至连中军帐都不需要踏出,便能知晓开封城内城外的舆论风向和发生的大小诸事。
当今天子更是金口玉言,将陈望与戚少保类比,嘉其勇冠三军之名。
毕竟“得民心”对于一名武臣来说,可并不是什么好事……
高名衡的能力或许不足,但是毫无疑问,他确实是一名正直的官员,一名有气节的人。
“此前曾听闻陈将军练兵有方,在汉中时曾任汉中卫指挥同知,分管练兵,离任之时,汉中数千卫兵面貌战力皆是焕然一新,后与闯逆作战也是颇有建功。”
过了许久,高名衡才重新振作了起来,不过神色之中却是难掩疲惫。
根本没有多少好的人家愿意去主动当兵,
愿意去当兵的人,十中有七八都是背负着官司的亡命之徒,或是实在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
很多时候,正规军的要求一条良家子,就断绝了很多人想要当兵的道路。
“各地募兵,皆是困难无比,应征者寥寥,但是今日陈将军募兵,各处百姓却是如潮而来,争先恐后,足以见陈将军之声威远扬啊。”
九边各镇征募营兵,很多时候,甚至会出现强抓壮丁的情况。
高名衡眉头微皱,这个时间说短也短,说长也长。
汉中军大营、营门之上。
骑乘在战马之上的汉中军甲骑,肩扛着明晃晃的马刀,驾驭着战马,虎视眈眈的环顾着四周。
在很多的话本之中,汉中军都被塑造成如同岳家军、戚家军都是那种军纪严明、为国为民的队伍。
在开封城,监察所甚至就有三个据点,在城内城外都有为数不少的坐探,还有许多拿钱办事的耳目。
万民军肆虐多地,灾荒又不断绵延,成为巡抚之后,所有的重担都积压在了他的肩膀之上。
“新募之兵起码需要训练三月有余,才能够初具战力,而后还需要不断的进行战斗,才能够成为一支合格的军队。”
开封一战,他们在战场上见过血,搏过命,也在城墙之上,看到陈望带着三千汉中军甲骑大破万民军,气吞万里如虎。
陈望没有正面回应高名衡所说的话,而是将事情的功劳推给了高名衡一些。
朝廷,要征兵了,征新军。
高名衡睁开了眼睛,转头看向陈望,在经过了短暂的思考之后,他也做出了选择。
虽然高名衡大概率只是随口的一句感慨,但是陈望仍然是秉承着一贯的小心谨慎。
最先将陈望拿来和岳飞相提并论的话本,便是胡知礼指示监察所所作的,而后又传给各地,让话本故事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