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据河洛而望天下(2 / 2)

风起明末 罗小明 4421 字 3个月前

但是,想要只要涉及军政,无论大小轻重,几乎都遭遇极为严厉的惩罚。

陈望本来就不打算追击,高名衡又特地前来吩咐,自然是借坡下驴,答应了高名衡的要求。

双方在军营的前方完成了银钱的交接,陈望送别了高名衡和周围一众看热闹的百姓之后,便带着一众军将返回了军营。

陈望在乎的是手中的职权。

人群之中有处于休息的社兵,看到了出现在众人眼前的陈望,带着自得的神情说着。

因此对于陈望,高名衡的态度也是越发和蔼。

这些举动无疑是让高名衡感受了极大的尊重。

因为这一次的袭击战,加上千里驰援救援开封的事情,如今他在开封城中百姓也算是广有声望。

“那人就是平贼将军,我之前在城头上的时候,有看到过,真威风啊!”

城西袭城战明军虽然取得大胜,但是万民军并没有立即撤退。

这次出这么多犒军之资,明面上也是高名衡以河南财政困顿为由主动请求。

陈望的这一表现,让高名衡更是合意。

第一封诏令并没有任何的封赏,只是职权更替,接任理事。

诏令传达,由高名衡代领河南巡抚,主持进剿事务,陈永福带领河南总兵。

周王府的卫兵散布在周围,将五辆满载着白银的马车保护在其中。

犒军的队伍之所以如此大张旗鼓,也是高名衡的布置和安排。

这一点在社兵里面也得到了证实,也让陈望对于之后掌控开封城社兵这一支部队更加有底。

后续发起的进攻,也证实了李岩仍旧是稳定掌控着麾下的万民军。

开封社兵,让他们外出作战如今暂时困难,或许遭遇各种的难题。

“身为武臣,比起拜将封侯,末将其实更希望看到四海能够安靖,天下能够祥平。”

高名衡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趁着这个机会向着众人表示,官府朝廷是信守承诺的,说是多少的赏银便是多少的赏银,绝不克扣。

在第二日的时候万民军和往常一样,在清晨再度向着开封城发起了进攻。

在城西袭击战中他没有选择一战击溃万民军的主力,只是剪除了部分精锐,击溃了一些新卒,就是要留着李岩,让自己有待在河南,掌控的河南的理由。

万民军的撤围在开封城中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城上守城的军卒和社兵皆是欢呼雀跃,相拥而泣,城中的百姓皆是眉开眼笑,奔走相告。

这样的场面,自然也是被一众正在围观的百姓看得一清二楚。

每一场大战结束,封赏基本都要过一段时间才能降下,毕竟如何封赏,需要仔细商议。

周王这一次赐宴,还是因为守城军兵赢取了一场大胜。

宴席上,周王在开场勉励了几句之后,席间交谈全都是点到为止,半点不敢牵扯军政之事。

众人先是一起哄笑,随后也不由得跟着一起喊了起来。

陈望麾下的兵马并不多,骑兵就更少,可以说个个都是宝贝,折损在这里,并不合算。

仕途与他们无缘,就是想要做一些活计也颇为困难,很多时候只能是守着发放的禄米过活。

但是周王没有毁诺,高名衡也没有找寻借口拖延。

其中的含义,高名衡又如何不知。

而且高名衡能够听得出,陈望在说这一句话的时候,确实是真情实意。

守住了开封,他们也是与有荣焉。

实际上普通的宗室过的日子并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好。

统军治军,最为重要的,便是赏罚分明。

胡知义在洛阳那边,已经成功收复了绝大部分的失地,而且还获得了不小收获,远超当初的预计……

原因其实很简单,自永乐之后,历代的藩王都是被当成猪养,根本没有任何的实权。

一众百姓皆是探这头,向着陈望所在的地方看,毕竟这可是往日里只有评书之中见到的人物。

场中一时间热闹了许多,喧哗了起来。

只不过,这一次攻城的烈度明显是要比起初时低了许多,或许是因为接连的受挫,士气和军心的降低。

杀伤和射杀的因为是出城作战不好计算,因此只算首级。

坊市之间的禁令也暂时解除了一些,不少的百姓为看热闹跟着犒军的队伍一路走到军营的前方。

陈望看着犒军的队伍,心中有些感慨,明朝的藩禁制度,确实是有些矫枉过正。

就是再凶狠的强人,又怎么敢在这个时候在城中去劫犒军的物资?

再说了,就算真有脑子犯浑的货想要抢劫金银,那些作为的护卫的周王府军兵难道都是摆设?

如此周王府内的卫兵,大多也是上过阵,守过城,见过了血的,手中的武器也是杀得了人的。

而现在目的已经达到,就更加没有必要画蛇添足,平白消耗了。

“平贼将军如此年轻,便已是名扬四海,为众人所熟知,此番又立下大功,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陈望眼神微动,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高名衡的神色,迟疑了些许的时间,而后道。

这个时候出城追击,绝对讨不到太大的好处。

战死负伤的军卒除了抚恤之外,也同样发放赏金,赏金由军法官暂时代领,等到归乡之时,再由军校军法官一起,转送回去。

毕竟现在有太多骄纵的将校难以节制,陈望如今麾下兵强马壮,又是杨嗣昌一脉的人,还受皇上信重。

作为藩王地位崇高,可以锦衣玉食,可以纸醉金迷,可以作威作福,可以鱼肉乡里,骄纵淫欲。

城外,万民军大阵的戒备比起之前要更加的森严,前线的布置比起一开始的也要更为合理,很多要害的地方甚至还布上了简陋的拒马。

陈望心中所想,高名衡自然是并不知道。

十万多两白银分成五辆马车装载,一路被送到了汉中军军营的营门之前才停了下来。

开封到北京来回近三千里,军情如火,沿路皆是八百里加急。

陈望最初的目的就是,解除了开封之围,获取更大的权柄和更大的自主权。

在第一封传下的诏令之中,让陈望最为在意的,并非是那个暂时统管河南各镇兵马的权限,而是其中一行有些不起眼的小字。

“编练新兵,恢复各镇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