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万民!(1 / 2)

风起明末 罗小明 4607 字 2个月前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第329章万民!

“杀!”

“杀!”

“杀!!”

城楼之下,喊杀声盈天。

无数的火光在偃师城的东城城郊攒动,山呼海啸般的怒吼声此起彼伏。

高大的城楼之上灯火通明,无数的甲兵林立在其上。

李岩头戴着一条玄黑色的头带,手执着雁翎刀,立于城楼中央一处临时搭建起来的高台之上。

朔风猎猎,带起了城楼之上无数玄黑色的旌旗。

火光熊熊,将整个东城照耀的恍若白昼一般。

高台的中央,一名披头散发,身穿着一件浑身布满了尘土衣服的落魄中年男子,被人按着跪在地上。

那中年男子,面容憔悴,脸上布满了尘土和血污,头发散落,面容狰狞,恍若地狱之中爬将而出的恶鬼。

他那身上肮脏不堪的衣服是正红色,污血和尘土遮掩了衣袍之上大部分的图案和纹章,但是依稀可以辨别到其衣袍正面之上绣着的是一对浮于水面的鸂鶒[xichi]。

明时文武官员袍服从颜色到图案皆有定制,不可逾越。

鸂鶒是正七品的文官,才能穿戴的衣袍。

这名跪倒在高台之上的中年男子,正是偃师县的知县徐日泰。

“反贼!”

“你们祸乱天下,搅乱四方,荼毒百姓,必将不得好死!”

徐日泰满身的血污,长时间的无眠,长时间的煎熬早已经是让他疲惫不堪,也痛苦不堪。

他没有办法站起身来,他的手脚都已经是被捆绑了起来,两名甲兵一左一右,双手犹如铁钳一般牢牢的将他按跪在地。

但是哪怕如此,徐日泰仍然高昂着头颅,直挺着脊背,向着周围的甲兵怒目而视,骂不绝口。

在城破之后,他仍然带领着县衙的衙役和残存的兵丁做着最后的抵抗。

但是这样的抵抗无疑是徒劳。

借助着坚固的城墙,他们都没有办法守住城池。

在城墙被攻破之后,他们又如何能够依托着街巷完成绝地的翻盘。

四周,是无数明晃晃的刀刃,无数怒目而视的甲兵。

“只可恨无力杀贼!”

这一切,却并没有让徐日泰的心中产生半分的恐惧,他的心中有的只是对于自己弱小的愤恨。

“杀!!!”

城内城外,喊杀声震耳欲聋,沸反盈天。

徐日泰的话,激怒了城上城下无数人的怒火,喊杀声恍若山呼海啸一般轰然覆压而来。

李岩手执雁翎刀,眼神可怖,面容冷冽。

几经死生的磨砺,早已经让李岩的心恍若铁石一般坚硬。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一声声喊杀恍若魔音一般,贯入了李岩的双耳,却是让李岩的心绪越发的冷静。

“祸乱天下,搅乱四方,荼毒百姓……真是……可笑……”

徐日泰所说的话,无一不让李岩觉得可笑。

“若是能有一口饭吃,若是能够一条活路。”

“这天下,怎会有人造反?!”

李岩握紧了手中的雁翎刀,眼眸之中满是讥讽。

“你们这些达官显贵高高在上,高居于庙堂县府之上,高昂着头颅,锦衣玉食、纸醉金迷,可曾低下头,看到那些伏低在田野之间劳作的百姓?”

“天下大旱、颗粒无收,反而税赋日重,官吏衙役督责逋赋,百姓流离失所,逃亡乞活,却是熟视无睹。”

李岩心灰意冷,只觉得可笑,只觉得可悲。

朝廷不是没有派人前来赈灾,但是赈灾的区域极少,带来的援助也极少,税赋钱粮没有半分的削减,甚至有些地方还要加税加赋。

灾荒脸面,官府却仍令民众照旧缴纳税粮。

民众逃徙,土地荒废,仍命现存的民户代纳逋欠。

那些逃走的百姓暂时追不回来,他们的税赋不是不需要缴纳了,而是要仍然留存的百姓来缴纳。

督责既酷,如此一来,那些本来还能度日的百姓也没有办法存活下去,很多百姓索性连可以耕种的田地还有水的地方也抛荒不耕了,也逃离了乡土。

有司者既刍牧之求,复严催科之命,皮骨已尽,救死不赡,不得已边而为盗

无数百姓因此流离失所,饥寒交迫,可笑朝廷官府仍然不知错在何处。

“北奴南寇、兵祸不休、天灾连绵、朝廷已是在尽力救灾。”

徐日泰神色愤怒,怒声骂道。

“河南兵乱已休,朝廷赈济已经运输而来,是你等再起兵戈,祸乱天下!”

李岩心中冷然,看着被按跪在地上仍旧谩骂不已的徐日泰。

偃师县的境况比起其他的州县都要好的多,徐日泰称得上是一名好官。

他带领着百姓挖掘深井,找寻水源,驱逐蝗虫,开仓赈灾,因此保全了许多的百姓。

李岩其实有心想要劝服徐日泰。

但是现在李岩很清楚,他不可能劝服得了徐日泰。

他们之间的认知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他们看待事物,是从两个截然不同方向,也注定了看到的真相模样截然不同。

喊杀声再起,一浪一浪的向着城楼之上席卷而来。

李岩眼神犀利,神色肃然,双脚一前一后,并作马步。

伴随着一声高喝,李岩手中的雁翎刀猛然挥砍而下,向着四下无数人的呐喊做出了回应。

令人作呕的血腥味在一瞬间便已经是弥漫了整个城楼。

高台之上,那跪倒在地的偃师知县,身躯无力的瘫倒在一旁,淋漓的鲜血正不断从断颈之中喷涌而出。

而头颅恍若被踢动的皮球一般翻滚着一路向前,从高台之上跌落而下,直接落到了东城之下。

面对着如此的血腥而又残忍的画面,城上城下却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脸上露出半分的恐惧之色。

李岩站立在高台之上,暗红色的鲜血在他的脚下流淌,鲜血的腥臭味在他的鼻腔之中徘徊。

从杞县到登封,再从登封到偃师。

这数个月以来他走过的道路,比他之前一辈子走的路都要更长,也要更为艰难。

高台之上,偃师东城的城郊四野,无数的火把伫立在其上,连成了一片,恍若天上的星海落入凡间。

李岩手执雁翎刀,他早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连一只鸡鸭都没有杀过的孱弱书生。

这数个月以来,他也曾亲身上阵与敌搏杀,死在他手中的人并不在少数。

李岩缓缓偏头,看向了站在旁侧的红娘子。

红娘子一袭红袍,与之前一样,仍然一直都站在他的身侧。

李岩原本空虚的心中,骤然多了一些分量。

城下,此时已是寂寥无声。

原先那几欲穿云裂石一般的喊杀声,也随着偃师知县人头的落地而平息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汇聚在高台之上,汇聚在了李岩手中那明晃晃的雁翎刀刀刃之上。

李岩缓缓握紧了手中的雁翎刀,俯视着城下一众将目光投注而来的众人。

一股莫名的情绪在此时,也从他的心底缓缓升腾而起。

“天下大旱,蝗灾盈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