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得安排人联系他们。”阿芳说。
“对,回头你来牵头。”刘好仃点头,“咱们不能光靠数据,还得靠人。”
“明白了。”
会议室里气氛再次活跃起来,大家开始根据细分市场,制定各自的策略。有人负责核心市场的客户维护,有人负责潜力市场的推广计划,还有人开始研究新兴市场的文化差异。
“我发现个事。”阿芳突然说,“非洲那边,有些国家对环保产品特别敏感,咱们的产品如果能打环保牌,可能更容易被接受。”
“好点子。”刘好仃点头,“那咱们的包装、宣传,就得突出环保。”
“那是不是得改产品说明?”有人问。
“可以先在试点市场试试。”刘好仃说,“小范围改,效果好再全面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明白。”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到了傍晚。会议室里依旧热火朝天,大家在白板上写写画画,把每个市场的策略细化再细化。
“刘哥,你觉得这样行吗?”阿芳递上一份方案。
“行不行,得看执行。”刘好仃接过方案,扫了一眼,“但至少,咱们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那下一步呢?”
“下一步,就是让这些策略,落地。”
“怎么落地?”
“先培训,再试点。”刘好仃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咱们得让每个人都明白,为什么这么做,怎么做。”
“明白。”
“来吧,咱们继续。”刘好仃走到窗边,看着外面忙碌的厂区,“市场细分,不是画个圈就完了,是要让每个圈里的人,都知道咱们是谁。”
他回头,眼神坚定。
“大家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影子。窗外,一辆满载玻璃的货车缓缓驶出厂区,车轮碾过水泥地的声音,像是敲响了新的节奏。
刘好仃拿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热气袅袅上升,在阳光下折射出微光。
他笑了笑,把茶杯放下。
“来吧,咱们继续。”
就在这时,阿芳突然“咦”了一声。
“怎么了?”
“我发现个事。”她指着方案里非洲市场的客户反馈,“他们好像特别喜欢红色包装。”
“红色?”刘好仃凑过去看。
“对,说是喜庆,吉利。”
“那咱们是不是得考虑一下?”阿芳问。
“当然。”刘好仃眼睛一亮,“颜色,也是策略的一部分。”
他拿起笔,在方案上加了一句:“试点推出红色包装,观察市场反馈。”
“这下,咱们的汤,才算真正加了点料。”
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厂打工记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