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博远跟许潘石介绍了我身份。
我也是对着许潘石伸出了手,沉稳道:“许总好。”
“你好,你好。”
许潘石也是惊讶的多打量了我几眼,今天饭局的目的他是知道的,给一家叫安澜地产的公司挂靠资质,但他没想到安澜地产的董事长是这么年轻的年轻人。
而且看着很沉稳,不亢不卑。
这种特质在20岁左右的年轻人身上是很难见的。
“陈总年少有为啊。”
许潘石半真半假的对我笑着陈赞了起来。
我也没当真,谦逊的说道:“还得靠许总多提携。”
苏博远在我和许潘石打交道的时候,也在不动声色的观察着我,也在下意识的拿我跟当年的张明华做对比,观察下来,他是相对还算比较满意的。
最起码,我比当年的张明华要沉稳很多。
到了包厢。
苏博远和许潘石并没有先急着聊项目的事情,而是先叙旧起来,接着聊起了一二线到三四线城市的楼盘发展潜力。
两人都一致的看好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发展。
因为一二线城市有人口虹吸能力,无论是低端劳动人群还是高端人才人群,一二线城市拥有的优势都是普通城市没有办法相比的。
至于三四线城市,他们也不是不看好。
而是相对的他们比较看好一二线城市,至于三四线城市的发展,不是发展不起来,而是会有一定的滞后性,在三四线城市看到一二线城市房价都涨起来后,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也会跟着一起水涨船高。
在苏博远和许潘石说话的时候,我没插嘴,保持安静,主要是在听,因为我刚进入房地产行业,目光也只局限于近江。
对于房价的涨跌趋势,还是去年想买房时候,听方婕跟我分析的。
所以在对未知领域不是特别了解的情况下,我是不会轻易表达意见的,而是会先了解了再说。
这个时候。
苏博远突然把话题转移到了我身上,问道:“陈安,如果是你,有一二线和三四线两个选择方向,让你选一个城市作为发展方向,你会选择一二线还是三四线城市?”
许潘石闻言也看向了我,笑呵呵的想要看我怎么回答。
我想了一下,说道:“我可能会看自己的资金有多少,资金多博一二线城市,资金少,博二三线城市,一二线城市人口集中,适合挣快钱,三四线城市人口虽然相对没那么集中,房价也没一二线城市那么高,但优势在于地价便宜,不会有那么高的资金压力,并且挣得也不一定少。”
我这个回答也是经过思考的。
但许潘石这个时候却是看了一眼苏博远,接着对我笑着打趣说道:“错了,正确的答案是你一个也不选,你只要经营好近江这一亩三分地就行了,千万不要放着眼前大好的挣钱机会不要,去陌生地盘舍近求远知道么?”
我闻言看了一眼许潘石,接着又看了一眼苏婉的父亲。
许潘石笑呵呵的。
苏博远神色平静,仿佛没有听到许潘石对我的调侃,在别的地方他不敢说,但在近江,他还是有几分把握能够把我拉起来的。
我看着这两个人突然意识到,原来做生意有时候看的不是趋势,而是关系,有关系你便可以扫去很多阻碍,近水楼台先得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