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道新一团在他的防区开始,不到一天时间,司令官就常识到了正面作战和敌后游击战的不同。
“司令官阁下,我们只找到了八路军丢下悬崖的大车,并没有找到他们部队和运输的武器装备。还有,方圆十公里的范围我们都搜索遍了,但仍然没有任何消息。”参谋长小声报告道。
犹豫了几秒钟后,继续说道:“航空兵也没有任何发现。”
“周边三十公里范围内所有公路全部查了一遍,没有任何八路军活动的迹象。”
“我们在公路上的封锁线和关卡也没有遭到八路军进攻,甚至看都没有看到过他们。”
中将司令眉头一皱就破口大骂道:“不可能。难道这些八路军是天兵天将,会飞不成……继续给我找,他们肯定就藏着这片大山里面。”
“不要忘了,他们现在没有大车拖累,山里面任何地方都有可能躲藏。”
参谋长很想劝司令放弃消灭这些八路军的念头,毕竟,他们只是过境,不可能对前线部队造成威胁,没有必要为了几百个八路军浪费这么多的人力和物力。
可是,话刚但嘴边,他又咽了回去。
看着司令官充满怒火的脸庞,参谋长猛然反应过来。
司令官之所以一定要找到新一团,干掉他们,除了这些新一团是方面军指定要消灭的部队,为了拿下这个战功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作为一个统帅数万大军的司令,他感觉自己被几百人的八路军耍了。为了自己的脸面,为了把自己憋在肚子里的火气发泄出去,他也要干掉他们。
就在他准备去下命令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一个通讯参谋急着冲进作战室,还没等两个长官开口就报告道:“司令官,临汾池口少将发来的电报:他们判断,昨天晚上穿过我们前线封锁线的八路军已经进入临汾境内,让我们不要再继续找下去了。”
“不可能,从他们放弃大车的位置到临汾,中间有五六十攻击的距离,难道他们是飞过去的。还有,整个白天,我们的飞机都在天上巡航,如果他们在赶往临汾的路上,肯定逃不过航空兵的眼睛。”
参谋长要冷静很多,犹豫了一下提醒道:“司令官,我觉得有可能。”
“如果这些八路军已经进入临汾境内,或者是快要进入临汾境内,那我们在这片大山找不到他们任何踪迹就说的通了。”
“还有,失去大车拖累,用战马运输物资的八路军,完全可以拜托公路,走航空兵忽略的小路。”
“要知道,走小路去临汾的路程比走公路缩短了至少十公里。”
中将司令官的脸色更难看了,沉着脸不说话。
犹豫了好几秒钟才盯着通讯参谋反问道:“池口少将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
“他们封锁八路军防线的宏村据点遭到八路军主力部队攻击,火力非常强悍,有迫击炮,步兵炮。”
“昨天传过我们防线的八路军,肯定是要从宏村据点进入他们根据地,正在攻击据点的八路军部队就是过来接应的。”
参谋长更加肯定自己的跑断了,一脸坚定回答:“司令官阁下,这些狡猾的八路军肯定是趁着我们注意力都在公路和这片大山的时候,从小路跑了,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八格牙路。”到嘴的肥肉真的溜了,中将司令官的火气就更盛了,一说话就破口大骂道。
然后很无奈命令道:“临汾不是我们的防区,就算我们派人过去池口不会说什么,方面军也会斥责我们。而且这里距离宏村据点太远了,现在派兵过去也赶不上战斗。”
“马上给池口少将回电,要求他务必消灭这支八路军部队。”
“至于我们,马上撤兵,部队搜索了一天一夜,肯定非常疲惫,马上鬼自己防区休整。不能为了几百个八路军而耽误前线,让我们主要敌人晋绥军有什么可趁之机。”
晚上十点钟,警卫连长红瑞云再次开口问陈安是不是可以行动的时候。
旁边电台终于响起了清脆的收发电报声音。
很快,报务员就把一份电报送到陈安手里,直到这时,陈安才对红瑞云真正解开谜底。
“一营开始行动了,十分钟前,正是对宏村关东军据点发动攻击。”
红瑞云更加不不理解了,皱着眉头对陈安问道:“团长,难道我们打算从宏村回根据地?不对,就算从宏村鬼根据地,今天一个晚上我们也赶不到宏村,就算一营是过来接应的,也不应该现在就进攻。”\0
忽然,红瑞云想到了昨天晚上自己拖着大车从另一条路行军,给日军造成假象的任务。
就在这一瞬间,红瑞云终于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我明白了,团长,你这是声东击西。”
陈安摇头回答:“单单用声东击西这四个字来形容并不恰当,还应该再加上一个金蝉脱壳……”
“对,是金蝉脱壳。”红瑞云肯定道。
“我们大车丢在那边,再加上一营进攻宏村,鬼子肯定认为我们已经到临汾,准备从宏村进入根据地。可实际上,我们还在小鬼子腹地。等他们所有目光都转移到宏村的时候,我们从其他方向,直接杀回根据地,打小鬼子一个措手不及。”
话刚说完,旁边电报机又亮灯了,然后就响起他们熟悉的收发电报声音。
“团长,侦察部队报告,二十多公里外搜索我们的小鬼子开始撤退了。”报务员一收完电报就激动报告道。
红瑞云更加激动,忍不住叫道:“小鬼子上当了。”
“团长,我们是不是现在就出发。”
陈安想没想就做出决定:“现在就走。这片区域,鬼子主力都集中在前线和重要交通线,只要我们绕开公路,避开鬼子布置在公路上的关卡和巡逻队,不再搜索我们的小鬼子就不可能找到我们。”
“全体出发,回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