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宋阀援军?!(1 / 2)

(这个大概、好象、应该观月并没有明确的说要种马而写,观月现在就透漏给大家吧,观月杨广的女人顶多而言也就是十几个吧,真正的女人。)

蒲州失守的消息没有任何人知道,杨素禁止蒲州城的百姓外出,就是以防消息外泄,不过杨素这次的做法有些画蛇添足了,城中百姓对司人甲的仇恨极深,怎么可能还会有百姓把消息透漏出去,让司人甲的首脑杨谅知道消息呢,这些百姓虽然对杨谅并不熟悉,但是以司人甲为雏形,他们自然对杨谅也是没有好感的。

杨义臣的大军终于来到了蒲州与杨素汇合了,当他们准备商量如何渡河打杨谅时遇到了一个重大的问题。所有的大将级别的人物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都傻了眼,事先谁也没有去考虑过这个问题,一个个都迷茫。

是什么问题致使让这么多名将伤脑筋呢?原来关键出现在了渡河这里。人要渡河,要怎么去渡,这是个问题,其实每个人都知道渡河当然是要用到船的,但是问题就是出在这,几十万大军,怎么渡河?就算是几万人渡河,怎么渡河?这就是为难众位名将的麻烦,当准备渡河的时候众人才发现没有船可以过河,整个黄河沿岸,用于渡河的船只并不多,冲其量也只能满足几千人的用量,试问几千人的奇袭,效果能有多少,而且说不定还会被杨谅给通吃了,要是这样那就划不来了。

现在这种时候,从别处调集船只已经来不及了,等调集到这么多船只的时候,早就不知道是何年月了,所以所有的将领眉头紧锁,没有解决的办法想出来。

不过这个危机没过多久就被解决了。此次会战也有不少门阀子弟参与,这是不可避免的事,虽然我对此很反对,但是由于现在我的势力还很不稳固,所以就如此做罢,不过这次的危机却是由这些门阀子弟解决的。

天下四大门阀之一的宋阀,在如此紧急时刻帮了大忙,宋家是偏居岭南,而阀主宋缺其人不仅武功高强,而且是一个不可小看的人。宋阀作为唯一的汉族门阀地位很高,其他三大门阀中都具有胡人的血统,只有宋阀是纯正的汉族血统,所以民间的威望宋阀要高一些。岭南人口稀少,所以宋阀的军队并不是很多,不过宋缺比较有先见,主张以经商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在经济上zhan有一席之地,弥补军事上的不足。

这次恰好宋阀的下一代当主宋师道也参加了镇压杨谅的战斗,渡河所需要的船只,宋家都可以拿出来使用,在黄河附近宋家的生意范围已经扩展到了这里,商船有很多,也有几个码头,所以这里的船只有很多,足够运送士兵们过河了。

宋家的雪中送炭解了杨义臣等人的燃眉之急,这样一来,过河的大难题就解决了,当即杨义臣命令宋师道组织起商船行驶到黄河沿岸,好让军队可以早些上船,不耽误攻打杨谅的时间。

最后一共将近千条船,虽然这些船所载的承载量只有3万多人的承载量,但是对杨义臣来说,这已经足够用了,这支奇袭部队的目的就是削弱杨谅的大军,如果是早先,也就百十条船而已,根本就没有多少士兵可以渡成河的,现在最起码有三万人,胜利的机会要比早先大很多很多。

宋阀的及时帮忙,完全可以说是一件大功,宋家带来的船只不是普通意义的船,它是一支援军,一支可以将我军带向胜利的援军。

几万大军在半夜时分,上了船准备渡河。此外杨义臣命令罗艺带着一部分大军从雁门关出,直接杀入杨谅的领地,安排杨素也是一样,从另一处地方攻打杨谅的领地,这等于说三面包围战,杨义臣的奇袭部队要做的不仅是袭击,更要牵制住杨谅的部队,这样其他两边打起来就杨谅就派不出军队去援助了,从而更快的消灭杨谅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