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险恶,年轻人必须时刻保持警觉性,千万不要觉得走投无路就可以选择铤而走险。
你只需要知道,真正唾手可得的机会、一步登天的好处、限时限量的福利轮不到你。
我懒得和罗琳他们解释买火葬场的原因。
因为人教人永远教不会,事教人一遍就会了。
我叫了客房服务,搞了顿早饭,四个人随便吃了几口,就出门了。
芝加哥差不多有三十多个火葬场,大部分集中在市中心,这些都是服务城市居民以及中产阶级的豪华火葬场。
放那烧的人非富即贵,显然和我想接触的目标人群不符。
所以我买了份地图,把整个芝加哥的公益养老院、流动房屋营地、收容所和庇护所这些穷人聚集地给标记出来,再找到离这些地方最近的火葬场。
符合条件的,也就三家,不过其中两家是教会火葬场,只对犹太佬开放。
所以我们去了仅剩的一家叫“库尔茨纪念堂”的火葬场。
这个名字听起来倒是有几分庄重,但到那之后我才发现,这地方更像是一块荒废的烂尾楼,大楼外面到处都是蜡黄的杂草。
接待区空无一人,摆放的那些不锈钢座椅都快锈穿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潮湿的霉味和死气沉沉的腐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