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一怔,而后纷纷应声笑着,自然有一股傲然之意,李显穆这句话算是说到了他们的心坎之上。
唯有和李显穆相处最多的杨荣,一直在思考李显穆到底是想要做什么,现在的内阁地位还不够吗?
况且李显穆已经是吏部尚书加内阁首辅了,再增加内阁的权力和地位,无非就是从吏部手上夺权,对李显穆本人并没有什么加持,反而是他们这些内阁大学士会得到好处。
但这对李显穆又有什么好处呢?
这样费劲的去抬高内阁的地位。
杨荣百思不得其解,望了一眼走在前面的李显穆,步履从容,虽快却丝毫不乱,又是一阵寒风拂来,如冰刀刺骨,将杨荣脑海中所有的疑惑都尽吹散,不再想这件事。
……
这次出宫之后,就到了过年休沐,除了在初一时上朝参加礼仪性质的大朝会外,其余都是休息时间。
对于李显穆而言,最重要的事情,自然是前往宗祠联络成仙的父亲。
父亲那层出不穷的消息,是当前李氏最大的财富之一。
即便没有类似于宣德皇帝何时驾崩这样的消息,但基本上每一道消息,都能为他带来不小的收益。
这次入宗祠祭拜时,李显穆再次将这一年大致发生的事情都说了一遍,而后又将自己准备整顿吏治的想法和李祺交待了一遍。
而后便是惯例求取。
李祺一挥手,那块由整块灵玉琢磨而成的镜子悄然出现在他掌中,依旧是熟悉的温润如暖阳初融。
镜面上那薄雾般的光霭悄然散开。
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的地图再次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李祺面前。
他微微皱眉,因为镜面上全部都是白色和蓝色的消息,他没有犹豫,径直将那条蓝色的信息点开。
李祺伸手一一点过去,大部分的消息都没有特别大的用处,但是有一个却让他出了神,是原来的甘肃行处有问题,这是一条蓝色的信息。
那条蓝色信息瞬间裂成滴滴光点。
李显穆脑海中想着今年不知道能得到什么信息,便感觉手中玉签一热,有蓝色的光晕透出,六个大字列在玉签之上。
“甘肃天灾为假!”
李显穆一看,立刻皱起了眉头,甘肃天灾为假?
这是什么意思呢?李显穆琢磨了一下。
甘肃承宣布政使司成立不久,还没有上报过什么天灾,那说的就应该不是现在的事情。
难道是甘肃未来上报的天灾为假吗?
李显穆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还是跪在地上,向父亲的神位叩首,而后转身离开了宗祠。
在离开宗祠后,李显穆一直都在思索父亲传给他的这条信息,这可是一条蓝色的信息,按照往常的惯例来看,也算是一条比较重要的信息了,万万不可无视。
但是父亲到底是想要传递什么信息呢?
“甘肃天灾为假。”李显穆呢喃着,“这条信息之中,有地点,有具体的事,有评价,唯一缺的就是时间。
甘肃过去天灾为假?
甘肃现在天灾为假?
甘肃未来天灾为假?”
李显穆思考着,这三条信息传递的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过去,那现在去查一下就行,但甘肃当初并没有成立。
如果是现在,那过不久应当就会有消息传回来。
如果是未来的话,那就要等了,关键是甘肃那地方,经常会发生灾害,尤其是旱灾,动不动就是大旱,朝廷基本上每隔几年就赈济一次。
很多朝廷上的官员都不愿意去偏远的地方吃沙子。
“父亲的意思是,甘肃在过去、现在、未来汇报的至少一次天灾是假的,那他们为什么要造假呢?”
李显穆很快就抓住了信息传递过来的关键,“我今日向父亲说了要整顿吏治,而后父亲给了我这条信息,那么真相就只有一个!”
李祺在九天之上笑吟吟的望向李显穆推理,摇了摇头,真是太聪明了,竟然这么快就推理出了真相。
李显穆眼里满是寒冷,“甘肃有人贪污,想要贪污朝廷的赈济,或者已经那么干了。”
李显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猜测,其实和甘肃本来的政治现实就有关系。
这次大明一下子多了五个承宣布政使司,湖广和南直隶的拆分,是难点,辽宁和甘肃的出现,却颇有几分顺应形势的感觉。
辽宁和山东隔着直隶,实际上本就自主权非常大,山东布政使不可能经常去辽东管理,所以分开建省的阻力并不大。
甘肃其实也类似。
在元朝时期,甘肃有自己的行政单位,如今虽然并入了陕西布政使司,但因为距离、文化、环境的区别,以及朝廷在甘肃建立了不少卫所,甚至异族卫所等。
陕西布政使司对甘肃的管理是不上心的,双方间的交流也不多,大概也只有陕西布政使司的几位高官,才会偶尔去西边的几个府。
那想要掩人耳目就比较简单了。
天高皇帝远的地方都是如此,对朝廷向来是阳奉阴违,李显穆可不认为大明就能摆脱这种现实。
正如云南的黔国公,能把朝廷封过去的藩王都斗走,那必然是在当地相当的有手段,甚至只知道黔国公府,而不知道大明朝廷,所以才能永镇云南。
偏远地区一向如此。
甘肃也不会例外。
大致判断出情况后,李显穆很快就下定决心,先派人去甘肃暗地里调查一下,看看是不是过去欺骗了朝廷。
若是。
那便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