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看来我跟谢威的差距在于不要碧莲的(1 / 2)

“这么说来,上面是准备像拆分哈军工那样拆分哈工大?”

当听完谢威的解释后,谢建国一脸震惊。

“拆分就拆分啊,只要不影响儿子前途就行了。”

刘梅倒是无所谓。

儿子上了大学,已经是国家干部了。

即使拆分了哈工大,也是不会影响儿子毕业分配成为国家干部不是?

“你个妇道人家晓得个球!这一旦拆分了,学校影响力也就小了。这能不影响儿子前途?”

谢建国没好气地数落着刘梅头发长、见识短。

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学校如何影响不会太大,可谢威是普通学生么?谢建国可是在哈工大亲自见到儿子对学校的影响,也见到了学校领导对谢威的重视。

学校被拆分,影响力就变小了。

“那不至于,不至于……”

谢威急忙摇头。

“我吃饱了……”

此刻,谢柔放下手中的鸡腿骨,用手帕擦了嘴,起身向外面走去,“我去洗手了。”

谢威口中说的事情,她并不关心。

反正不会影响她学习不是?

“菜冷了,我去热一下。”

刘梅也知道这些国家大事,她连合适的建议都提不出来,什么抢人造成吸血效应、影响了其他单位发展,开了不好的头,已经向着寡头发展……连这些名词都不是给儿子写信错别字越来越少的她能理解的。

“所以,咱们这大好的局面就得停下来了?”

谢建国脸上浮现出不爽。

“其他单位没本事吃饭,也见不得别人吃肉?这是特么犯了红眼病!说好的改革开放,让一批单位先发展起来,然后再带动其他单位一起发展呢?”

谢建国的话可谓一针见血。

“谈不上停下来,只不过需要调整,不能再像现在这样继续盲目地乱挖人,瞎发展。”

谢威能理解老头子的闹心。

不只是谢建国,学校领导跟七机部很多领导也不希望看到下属单位野蛮发展。

后果太严重了。

作为过来人,谢威能理解。

三星一家独大,一个公司巅峰时期占据整个国家gdp的五分之一,一旦这样的寡头公司出现问题,整个经济都受到影响。

军工联合体的寡头们更甚:为了多获得利润,不断鼓动国家对外开战,在老对手苏联倒下后,美帝军费更是不断攀升,一度占据全世界军费开支的40%。

要是现在没有干涉,指不定哈工大或是旗下校企办就成为这样的寡头。

“那今年过年?”

“闭门谢客!”

回来的路上谢威都已经想好了,上面要的是态度,不然就不是目前这样的结果。

“亲戚呢?”

刚端着重新热了的菜进来的刘梅一脸紧张地问道。

谢威一脸疑惑。

以前过年,家里哪里有什么亲戚上门?甚至他一度羡慕同龄人有亲戚可走:过年走亲戚,都能拿到压岁钱,哪怕只有几角钱。

“厂里发展迅速,用人需求就大,一直都在不断地招工,招其他地方的人是招,你舅舅他们家里的孩子也大了……”

谢建国开口说道。

“同样不见。这样吧,爸妈,你们收拾一下,我们去花都过年。”

与其留在家里,各种有业务往来的单位领导、上下级、亲戚朋友肯定会登门的。

现在红光厂需要收缩业务,蓉城市政府以及红光厂的主管单位领导肯定不会乐意的,这事情又没法跟他们解释,等年后,谢建国按照谢威的方案剥离部分业务出去。

把一些配套的产业丢出去,按照市场规则来。

听到这话,刘梅脸上顿时浮现出失落。

“电饭锅、高压锅这些业务都丢出去,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红光厂向机械制造、电子制造等技术含量高的领域转移。”

谢威把他在火车上想好的方案给谢建国说了。

以前红光厂靠着电饭煲、高压锅等厨房用具的利润来支持哈工大那边技术开发经费,到现如今,红光厂提供的每年几百万的经费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电饭锅跟高压锅这些,可是目前红光厂的主要利润来源!没有了这些业务,红光厂的技术研发就缺乏经费支持,同时银行贷款也难以偿还。”

谢建国没想到,谢威一开口,就让他割肉。

“爸,电饭煲跟高压锅的利润能跟数控系统比么?”

“那不能。”

谢建国摇头,“红光厂技术部按照你之前留下的方案,设计了好几款功能更多的电饭煲,还没上市呢。”

“我说的剥离,不是全部放弃!技术研发这块保持住,选择靠谱的代工厂,把技术跟生产转移出去,红光厂不再生产,但是销售渠道得掌握着。利润我们拿五成就是了。”

已经培育出来的品牌,谢威不愿意就此放弃。

品牌溢价,占据商品售价很大比例。

国际同类型产品会逐步涌入,如果没有自己的品牌,到时候利润最高的高端市场都会被国外产品占据。

“这跟现在也没啥区别啊!”

谢建国不解地看着谢威。

只是不生产。

现在红光厂的生产也只占很少一部分,只是掌握着核心零部件生产而已。

“时间不早了,吃饭完再说吧。过年我哪里都不去。哪有过年到处跑的?讨口子也有个自己的年!”

刘梅一脸不乐意。

听到谢威回来,她已经通知了娘家,哪怕从蓉城到娘家只有两百多公里,从谢威上学开始,几乎很少回家。

当初谢建国工资不高,一家四张嘴,定量又供应不上,娘家没少接济。

所以,谢建国在当厂长后,第一时间把刘梅娘家的几个年龄符合要求的孩子给招进了红光厂。

这次刘梅准备让谢威见见娘家人,修复一下已经生分的亲情。

“妈,都改革开放了!思想观念也得跟着改变,才能跟时代共同进步。”

谢威刚才看到老娘的失落了。

老娘的心思,他能理解。

特别是记忆中的原主上初中时,吃得也厉害,还不爱吃粗粮,当着大队长的外公没少接济。

可谢家现在真不能见家里亲戚。

谢建国往厂里弄了太多亲戚。

跟当初的许志辉那伙人最大的不同是谢建国没收任何人好处。

“追求进步是你们年轻人的事情,我老了!”

刘梅赌气地说道。

“吃饭,吃饭。”

谢建国知道刘梅的心思,刘梅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只想让娘家见识儿子的优秀。

谢威没再说话,默默地吃饭。

吃完饭,老娘收拾,谢建国亲自泡了两杯茶,端到堂屋,“你别怪你妈,当初你外公跟舅舅们都是从牙缝中省下口粮接济咱们家……为此,你大舅妈在大过年的时候当着一家人上吊……”

谢建国轻声对儿子介绍当年的事情,“原本你下乡插队,你外公想找关系把你弄他们你外公当大队长的葫芦大队,你大舅是公社副书记……如果不是我狠下心把你弄回来,你在你外公那个大队也不会吃苦……”

谢威沉默。

很多事情他没有经历过,虽然理解,却无法共情。

“你外公他们那边跟别的地方不同,当初我有工作,还是技术员,你妈没读过书……你外公跟舅舅们怕我对你妈不好……”

以前,谢建国是从来不会当着儿子说这些事情。

“爸,外公他们,等这事情过了,咱们去一趟吧。现在真的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