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义刚的新闻发布会造成的影响很大。
记者们一路追到医院去拍摄了那位当场昏厥的老年投资者。
然后深扒出了这位老伯的悲惨经历。
一家七八口人,挤在十几平方的狭小房子里生活了几十年时间。
如今老头和妻子快八十岁的人了,都还在茶餐厅打工。
为的就是存钱帮儿子买房。
结果儿子偷偷瞒着一家人,把全部的购房款拿去购买了迷你债券。
几十年的积蓄,数百万港元直接缩水了近一半。
几十年的努力,三代人的买房希望就此化作泡影。
听说上面会给所有因为迷你债券损失的投资人托底,这才跟儿子一起参加新闻发布会。
来之前还制作了锦旗,想表达对上面,对徐良的感谢。
没想到事与愿违。
又急又气下,血压飙升,当场就晕倒了。
病床上插着各种管子昏迷不醒的老头,走廊上痛哭流涕的小孩、老太太。
不停扇自己耳光的儿子……
记者们迅速按动快门,一张张照片和视频,被港媒广泛的报道和传播,赚足了眼球。
人们从来都是同情弱者的。
老头一家的遭遇,无疑引起了很多港岛市民的共鸣。
在这座金钱至上的城市里。
至少三分之一的人有投资股市的经历,赔钱的更多。
可谓是感同身受。
华夏人对拥有一套属于自己房子的感情就更不用说了。
老头努力奋斗了一辈子,眼看就能买新房搬新家,生活就要迎来重大改变,结果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购房款缩水近一半后,按照港岛的房价走势。
等老头一家重新攒够钱,估计已经买不起房子了。
而老头已经快八十岁,估计到死都可能无法实现买房梦了。
当老头一家在记者面前哭诉现在房子的种种不方便后。
报纸读者和电视观众也心有心有戚戚焉。
这次,大家难得的没有指责港岛房价和大地产商。
而是把矛头对准了银行、金管局……以及汉华。
银行和金管局是主要责任方,自不用说。
而徐良和汉华则成为了为富不仁的代表,明明已经是世界第二大富豪,身家超过六百亿美元,拥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实力。
结果死活不愿意接手迷你债券。
法理上没问题,但一个冷血无情、唯利是图的形象是洗不干净了。
连带着中环汉华中心楼下常驻的街头艺术表演,都多了几十张写有徐良名字的牌子。
还写着标语,叫徐良滚回内地,港岛不欢迎他云云。
至于网上,有徐良提前安排的‘理中客’。
虽然不至于让舆论一边倒,但也骂声一片。
对于港民来说,徐良本来就是一个外来者。
通过港岛赚了那么多钱,也不见这个外来者搞点慈善活动。
在舆论的引导下,前几天网上夸赞吹捧的徐良有多厉害,现在骂的就有多惨。
在这个背景下,华联的一把手带着人马来了汉华中心大厦,与徐良开诚布公的谈了一次。
华联提出的要求很简单,希望汉华发挥人道主义精神,关怀一下港岛人民。
体现一下内地与港岛血浓于水的亲情。
这种要求比金管局还过分。
任义刚也没说让徐良撒币50亿港元,但华联的人脸就有这么大。
徐良懒得搭理这些已经被资本腐蚀的家伙,随便搪塞了几句便送客了。
华联一把手很不高兴,但他也不能拿徐良怎么样,黑着一张脸走了。
“徐总,这是阳谋。
一环连着一环。
能调动港岛的纸媒、电视台、华联等众多力量,李家的能量还真是惊人。”彭志宇道。
“很正常,人家都扎根香江半个世纪了,树大根深,随便动动手就能掀起漫天风雨。”
徐良笑道。
“您好像一点都不担心?”
“担心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彭志宇皱眉道:“要不让汉华召开新闻发布会,给大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当涉及到实际利益损失的时候,感情没有任何意义。
而且你觉得香江本地人,更容易共情普通人,还是更容易共情我这个世界第二大富豪?”
彭志宇没回答。
普通人最希望成为富豪,但绝不会跟富豪共情。
“而且开新闻发布会,人们只觉得你在猫哭耗子假慈悲。
还容易火上浇油,中了敌人的奸计。”
“那冷处理?或者去国外避避风头,等事情平息了再回来?”
彭志宇道。
徐良没回答。
抱臂走到窗边,看着下面聚集的人群。
“你说,楼下那些人会不会是日结?”
“一人一天一千块,不包吃住,加表演内容的话,还要继续加钱。”
彭志宇道。
徐家在香江扎根七年多,虽然没有本地富商们那么深的人脉。
但香江也不大。
调查清楚一些事还是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