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新的计划,举国整顿军务(1 / 2)

自始至终 狐狸困困 4400 字 2个月前

天幕之上的大战暂时告一段落。

但是天下却因这一场大战彻底乱了起来。

长安。

“这,这也太饭桶了。”

刘允堂一脸震惊。

对于陈怀信这一场排兵布阵,让他感到更加意外。

先前也曾经知晓对方是军事的奇才,但没想到能以这样的兵力以弱胜强。

而且还同时应对两道联军。

“刘大人,又不是第一次看到这推演,有必要如此惊讶么。”

王千禾一脸无奈。

过去的陈怀信在之前两次推演当中都表现出了一种超然的姿态,但真正不露面就解决了如此大战的手段他们还是第一次见识到。

“唉,真是全才呐。”

在场其他文武也都见怪不怪了。

姬清珞眯起眼睛。

只有她看出了这其中的可利用之处,既然陈怀信在推演当中狠狠打了江南道和剑南道两道官兵的脸,那自己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整顿一下全国军务。

不管从哪个方向入手,只要能将那些想要接机发财的官员和腐蚀地方的恶人解决就好。

“诸位,你们对此有何感想?”

听到姬清珞问话了,其他人的赶紧开口。

只不过这些人当中大多都是世家官员,说的都是一些个无关痛痒的废话。

“陛下,依臣之见,这陈怀信终是劣根难驯,先前对此子的看法不妥。”

“此人虽有经纬之能,麒麟之才,但终归是怀揣野心之辈,就算留在我承国麾下也难免会生出后患,于我承国日后发展不利啊。”

“没错,陛下,臣附议。”

“这陈怀信在推演之中屡屡和我承国作对,所以绝不可就此放过啊。”

听着他们所说,姬清珞冷笑了一声。

当真是贼心不死!

事已至此,还用这样的说辞,希望自己能够放弃陈怀信,继续坐在这不堪的社稷之中浑浑噩噩,坐看亡国……

这些世家中人终归还是和自己不是一条心。

承国江山无论如何也不能由他们掌握。

既然自己已经决定要大刀阔斧的改革,那就再下一剂猛药。

先前对于那些地方的赈灾救民,只能够起到一定的安抚作用,百姓不一定会感恩戴德,因为征服民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这一点也许日后还需要依靠陈怀信。

要想从根上去除弊病,需要亲手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解决掉毒瘤。

首先就是能够掌管一道军政大权的节度使!

他们掌权过重,并且和长安之中的世家所勾结,双方之间早已达成了诸多看不见的交易。

既然不知从哪开始,那就借着江南道和剑南道开刀便是。

“诸位所言,朕会考虑的。”

“不过当下需要对南部军事整顿一下。”

整顿?

听到姬清珞这么说,在场的一些世家官员突然间面色凝重。

他们又何尝看不出来这是又准备要用皇权开刀了。

过去那些个外放到皇城之外的节度使都和长安之中的世家有关联。

贵为封疆大吏,怎么可能完全独善其身?

虽然这些节度使大多都是六部出身,但在后期成为了世家攫取权力,捞取财富的鹰犬。

大多数都被外派到了偏远地区,比如剑南道,岭南道,甘凉道等地充任节度使。

而那些人则是在当地作威作福,以一己之力只手遮天,拿捏当地的百姓生死,再从他们身上榨取财富源源不断的送到长安,以供给这些达官显贵奢靡享受。

一位上了年纪的世家代表站了出来。

对方也算是过去时常谏言的身份了。

此刻声音惶恐的跪了下去,看着头顶之上的姬清珞,几番犹豫之下还是开口了。

“陛下,先前节度使之政就是为了地方发展,同样也是让他们有军权可以自己约束地,如此政策之绝妙确实前无古人,远胜于过去的分封之策,如今您是要……”

“朕不是要毁去如此政策官秩,而是要改革!”

姬清珞自然能听出对方的意思,随后便是微微一笑,而此刻那些世家也都长舒一口气。

只要节度使的设定和权力还在,就还有操作空间。

只是改革而已,能离谱到哪里去?

他们不由得看向了那个站出来说话的代表。

甚至有的人向着老人暗中竖起了大拇指,这种时候还敢谏言的无一不顶着压力,万一龙颜大怒,说不定就要领出去挨上一刀了。

当下得到姬清珞的肯定之后,他们也能暂时放心,却不曾想对方接下来又说了一句话。

让刚刚还有些安稳的众人突然间破防了。

“所谓的改革就是从节度使的权力开始改。”

“你们看看那作战的可笑样子。”

“自由散漫,毫无法纪。”

“真以为有节度使之命就可以罔顾圣旨么?”

“江南水乡多河道,一条水路走了半个月的时间,这是行军打仗,还是在外出郊游?你们真以为大规模作战是玩笑不成!”

此话一出,许多人都不好再开口了。

表演当中所发生的事情确实存在,那五万人行军状态看上去颇为差劲。

只是两军合兵就花了半个月的时间。

也正是在此期间给了陈怀信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

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如果真的按照朝廷的旨意分兵突进,便能够在第一时间取得成效。

可是就因为那些官员的不作为,以及节度使等地方高官在对圣旨的执行力上有所欠缺,这才导致了后来的惨败。

可以算作是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当下姬清珞如此愤怒,也在情理之中。

就连刚刚的那位谏言老臣也没法再继续申辩什么。

不过此时的众人注意力再度发生转变。

他们开始担心姬清珞会如何整改。

要是强行削权打压,恐怕会引起地方不满。

但这也是件好事!

故人言福之祸所依,真到了那时众多节度使进京述职,或是直接上奏一本,那时所有相关的官员便可借此机会一同抵抗。

正所谓法不责众,一旦人数足够多,那么就算是姬清珞也不得不考虑事情的影响。

这也是在场的世家众人所打好的盘算。

“至于如何改革也简单,不削权!而是均权!”

“就是依旧可以管理地方军政,但是要增补特殊的官员前去监督商议,调兵遣将和执行朝廷旨意一事更要仔细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