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万物竞发(2 / 2)

那气质里似乎残留着一丝被岁月磨蚀殆尽的、不易察觉的书卷气。

这老太太,好像真有点不一样啊。

方恒心中一动,走了过去,马家兄弟张了张嘴,最终却是没有劝阻,大步跟在方恒身后。

“大娘,这糖怎么卖?”方恒蹲下身,语气温和地问道。

老太太抬起头,脸上露出朴实的笑容:“同志,一角钱两块,自家熬的,干净着呢。”

她声音不高,但吐字清晰,可能是因为有客人来买糖,就连她额头的皱纹,仿佛都透露着欢喜。

“好,给我来两角钱的。”

方恒掏出新币递过去,接过用油纸包好的四块糖,递给马家兄弟,自己只是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

新币目前已经彻底在根据地铺开,由于印刷精美,面值也方便好认,广受老百姓喜爱,早就已经取代了以前的边区票、大洋等货币。

甚至在晋绥军控制区内,新币也已经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流通货币。

温润的焦糖香在口中化开,带着粮食本身的甘甜。

方恒竖起大拇指,由衷地赞叹道:“嗯,好糖!又香又甜还不粘牙,大娘手艺真好。”

老太太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些:“祖传的老方子,火候到了就好。”

方恒顺势问道:“大娘,我看您年纪也不小了,这大冷天的,怎么不在家歇着享享福?让儿孙出来卖也是一样的嘛。”

根据地生活虽然依旧艰苦,但比起之前朝不保夕的日子已是天壤之别,政府也提倡敬老、养老,如果真是有困难的老人家,八路军方面也会提供相应的福利。

方恒觉得这么大年纪还出来奔波,有些于心不忍。

老太太闻言,脸上的笑容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异常坚定的神色。

她看着方恒,认真地说道:“同志,在家闲着骨头都生锈了。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动弹,就得出来赚点钱!”

“哦?大娘这么急着赚钱,是家里有难处?”

老太太急忙摆手:“没有没有,现在八路军的政策好,家里终于能吃上饱饭了,我家三个儿子也都在附近的工厂上班,三个儿媳妇也都是顶顶听话的好儿媳,家里真没什么难处。”

这时,旁边摊位的一个小老头笑着插嘴:“这位同志你是不知道,这郑老太可是咱们十里八乡最持家有道的,逢人便夸自己家里儿媳妇个个孝顺,咱们这些人学不来。”

方恒只觉得诧异,以前看多了婆媳战争的电视剧,现实里还是第一次遇到有当婆婆的总是夸儿媳妇的。

“就知道同志你不信,都说人穷志短,咱们以前日子过得不好,谁家里没点狗屁倒灶的事情,甚至有人为了分家,连家里的大粪都要分个清楚呢。”

“不过这郑老太家可不一样,几个儿媳妇都是善心人,哪怕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也没听说红过脸,十里八乡的,都羡慕她们家呢。”

“哎哟,客人您买萝卜,我这就给您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