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358打鸡血
寄完信,唐植桐又从押运科食堂打了份菜才回家。
“妈,您这满打满算才喝了一天半,哪有这么快见效?”由于排队打菜用了些时间,唐植桐到家的时候,小王同学已经到家,正在耐心劝婆婆。
“我听人家说,有的大夫一剂药下去就见效来着。咱不是被糊弄了吧?我看那大夫挺年轻,还是个女的。”张桂芳依旧固执己见。
“妈,正因为林大夫是女大夫,才方便给妇女看病啊,你不知道市产院为了请到林大夫费了多大力气。林大夫的师傅是御医,早年前是宣统、溥仪的贴身大夫,人家就这么一个徒弟,是嫡系真传。”小王同学对婆婆的病情很上心,上一次去找吕丽娴的时候就把林大夫的来历打听了个清清楚楚。
唐植桐在外门也听了个清清楚楚,就这来历,要不是吕丽娴帮忙,还真不一定能看得上。
“妈,安心吃药,中药本来见效就不快。即便有药到病除的,那价格也不是咱小老百姓能负担得起的。”唐植桐进屋后,也跟着一块劝。
“怎么没有?你后街的齐大婶今天过来,说沪县那边有個什么疗法,给人打一点点鸡血,人立马生龙活虎的。喝七天中药三块多,咱家又不缺鸡,我寻思着去试试,能省下不少钱呢。”张桂芳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齐大婶压根就不信唐植桐的说法,告诉她鸡血疗法的是在上海工作的小姑子,小姑子还能害亲爹不成?
“还没定,不过我估计得选八达岭长城。”随后,唐植桐将今天班会的内容讲给小王同学听。
据说有经验的人能从小鸡走路姿势及屁眼形状看出小鸡是公还是母,唐家附近没有这样的能人,所以只能都养着。
“哎,我班这个周末要去秋游。”唐植桐进屋后,跟小王同学报备道。
“八斤小米。咱家不是好几只小公鸡嘛,她挑了个最大的,有两斤重呢,称高高的。要不是看她说的可怜,我才不会换。”张桂芳有点后悔不该自作主张,换不换要等孩子回来问问孩子意见再决定。
得益于做投递员时喊信的锻炼,唐植桐刚才的声调不高,但确保吃瓜的邻居都能听到。
“谢谢伱,桉子。等当家的回来,我跟当家的商量一下。如果不打,那我们就把公鸡炖了,给老爷子补补。”齐大婶笑着婉拒了唐植桐将鸡换回的提议,她心里清楚在换鸡这件事上,自己多少是占了点便宜的。
自家吃点亏倒是其次,延误了病情,那可就真造孽了。
几十年后,打鸡血是指的给人灌迷魂汤,使人精神亢奋。
“十五当天一早送过去吧,那边是楼房,早送过去没地方养。”唐植桐想了一下说道。
“妈,就咱国家来说,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技术最好的都在四九城,你觉得沪县的大夫能比四九城强?无非就是借着名头赚钱。打鸡血那玩意是应激反应,会过敏的。”唐植桐很无语,努力劝说张桂芳打消念头。
“桉子?你这是?”齐大婶出门看到唐植桐,看着他手里的米袋子愣住了。
至于小王同学不是593班的人嘛,夫妻一体,带个家属可行?
“人家赚什么钱,打一针才两毛钱,又不收病人的鸡。”张桂芳嘟囔着,坚持着自己的看法。
“人家不换,说跟丈夫商量一下,不打就炖着吃了。我也不好多说。”唐植桐照实说道。
“可别,我还想着上个大学能轻松点呢,你瞧瞧,这才几天?都忙成啥样子了?”唐植桐苦笑着摇头,这年头的大学确实跟以后象牙塔有区别。
现在的打鸡血是物理层面上的打鸡血,从公鸡血身上抽新鲜血液,打进病人身体内。
“去哪?秋游吗?”唐植桐一愣,这是班里的集体活动,没想到小王同学想去。
齐大婶来唐家并不是为了传谣言,而是为了换鸡,为她公公治病。
“嗷!吃鸡喽!吃鸡喽!”凤芝一看妈妈点头,立马蹦了起来。
吃完饭,聊了一会闲天,帮妹妹们检查了一下作业,小两口才回到厢房。
齐大婶住在水站旁边胡同的大院里,路过水站的时候,唐植桐还跟看水站的朱大爷聊了两句。
“哦,去哪?”小王同学随口问道。
报时的音乐有两首,一首曲目是《赞美新中国》的前几句,另一首是《东方红》的前两句。
“没换回来?”回到家后,张桂芳看到唐植桐手里的米袋子,问道。
“千真万确啊,我还能骗您吗?”唐植桐肯定的回道。
“唉,吃了没事,千万别打。那您先忙着,我回去了。”唐植桐从齐大婶神情中能看得出来,压根就没有打算吃的样子,但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唐植桐也没有理由继续纠缠,跟齐大婶告别后,又拎着米袋子回家了。
这并不是唐植桐多虑,而是这种事非常有可能发生!
“别喊了,小心把贼给招来喽。”唐植桐弹了妹妹一个脑瓜崩,让她安静下来。
上次孵鸡,一共塞了十个鸡蛋,除了一个哑蛋外,其他几个都出了壳。
只要齐大婶公公打鸡血后应激好转,那绝对会有人跟风!
鸡血疗法之所以能在沪县流行,甚至传向全国,跟这种立竿见影的应激效果脱离不了关系,甚至有些地方的医疗机构都会对鸡血疗法进行研究、推广。
“桉子,你明天上学的时候逮着两只小公鸡,给静文妈妈送过去,等八月十五吃。”既然决定了要吃掉,张桂芳也就不再纠结。
“真的?”张桂芳一琢磨也是这么回事,犹疑的问道。
“是不是鸡血疗法?”唐植桐愣了一下,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