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328处暑(2 / 2)

最后一个问题,都位极人臣了,不变也能富贵,变了反而容易炸雷、危及子孙,反正朝廷不是他们的,那他们明知阻力非常大,为什么还要去变?

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

女方在娘家赚的钱都算娘家的,本身也有定量,无论是钱还是定量都能节省一部分出来补贴家用,但嫁出去后,这一切就都成了婆家的,没法再补贴娘家。

“我知道,咱俩第一次见面,还是他带你过来的,你想练枪法也是他开的口。”方圆点点头,表示自己对他俩的关系有数。

“菜里有肉末,还开了几个肉罐头。大家吃的挺开心的。”小王同学安稳的坐在椅子上,任由丈夫施为。

虽然不好听,但事实就是这样,传统的力量很强大,哪怕在四九城,“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仍旧有很大市场。

“万向阳,我朋友,帮过我大忙。”唐植桐护着火柴,也把烟点上,点出替万向阳开口的原因。

“再等等吧,她说回去跟父母商量一下。”万向阳听到这话,脸上有些许羞涩,毕竟是人生头一遭。

民怨非常大,这也是推动经租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系到住房,万向阳没有等唐植桐去找自己,上班的点一到,就主动过来找唐植桐。

在唐植桐来这个年代的前一个月,也就是唐父刚去世不久的时候,四九城动员吃瓦片的房爷们将出租的房屋交由房管部门统一管理,也就是经租。

“说吧,还有啥事?”方圆凑上前,点着烟,问道。

“行!那我再催催。”万向阳不清楚这里面的关键,但并不影响他相信唐植桐,相信他不会害自己。

时至处暑,已到了高温酷热天气“三暑”之“末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

唐植桐看到过一组数据,截止1957年底,四九城中3210户占有181000间房(占全市总私房830000间的21.8%),平均每户占有房屋57间。

“科长,这是要出去?”唐植桐刚锁上门,转身看到方圆从办公室出来。

饥饿会使人面目全非,以东边小国为例,凡是听话的都在苦难时期下去尽忠了……

“阳哥,咱俩之间可不兴搞这个。回头你给老丈人带过去。”唐植桐赶紧给万向阳塞回去。

唐植桐没有一大早就去找方圆汇报规范手册的事情,打算先找万向阳沟通一下相亲见面的进展。

当然,也有少数房爷立场坚定,就是不经组,最后也是听之任之,没怎么着人家。

吃完饭,再来一勺面条汤,在碗里咣咣,一气干掉。

两人抽着烟,又聊了几句,唐植桐送走万向阳后,才拿着规范手册去找方圆。

首先,为什么能成功推行?

“没有。我高估自己了,有些东西实在写不来,得让大家集思广益,一块想办法完善才行。”唐植桐肯定不能将小王同学的原话说出来,只把将责任往自己身上揽。

昨天跟舒晴见面,为了博取好感,万向阳已经夸下了海口,在押运科搞一间宿舍作为婚房,俩人先住着。

虽然万向阳来押运科更早一些,但他知道唐植桐在方圆面前说话比自己有份量……

不少手拿窝窝头果腹、身无片瓦遮身的人也跟着共情,说得归还、照价赔偿云云。

“行,我回头给市局打个报告。”方圆痛快的点头答应下来。

“嗯。谢谢!”万向阳就差笑出声了,说完从挎包里掏出两瓶酒,摆在了唐植桐的办公桌上。

“阳哥,你要这样,我可就不管你房子的事了。”唐植桐板起了脸,来到这边一年,新发展的人际关系里面,唐植桐最感念的首数万向阳。

作为一个被家庭抛弃的新四九城人,万向阳非常清楚现在住房紧张到什么程度,唐植桐对此也心知肚明。

唐植桐是个俗人,虽然投机,但并不影响他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和方圆抽了颗烟,聊了几句后,唐植桐屁颠屁颠的回去,将好消息告诉了万向阳。

1959年8月24日,处暑,星期一,晴。

由于提前被唐植桐做了工作,方圆回去后也是思前想后、久久不能入眠,他先是去城郊走了一圈,再后来家乡那边也逐渐来了信件……

熙宁变法、一条鞭法,为什么会失败?

押金不退、电器不修、马桶不换、房顶漏水却想着年年涨房租!

安装高能耗空调、调高电表转速,却收着比商用电更高的电价!

吃瓦片的跟这帮无良房东差不多的情况,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随意提高租金、不管房屋修缮……

万向阳得知后,又少不了一番感恩戴德。

暑热消退是一個缓慢的过程,处暑节气虽然还是热,但气温已开始总体呈下降趋势。

历史中可学的东西很多,但在今晚,唐植桐主要找了些变法的例子,带着小王同学学习。

“想跟您汇报一下规范手册的事来着。您先去忙,我一会再过来。”唐植桐利索的往后退了一步。

“跟我一块转转吧,边走边说。”方圆朝唐植桐招招手,说道。

无论是用馒头蘸番茄酱,还是用窝头蘸番茄酱,总觉得怪怪的。

深层次的原因是动了士族、地主的蛋糕。

“行,我知道了。把手册给我,这事我来办。”方圆听懂了唐植桐的言外之意,没废话,伸手跟他要笔记本。

“你呀,就跟个泥鳅一样,滑不留手。真以为这种事全堆在伱身上?我后面肯定得说是集体智慧。”方圆拿着笔记本,隔空点了两下唐植桐,脸上挂着笑,玩笑意味大于批评。

到时候不是男方不想娶,而是女方不愿嫁。

天下已大定,方圆也是血肉之躯,有家有口有牵挂,思来想去,他没有答应返乡。

“今天在哪吃的?”在争取了小王同学理解后,唐植桐问道。

同样都是无产者,但隔了几十年时间,思想差别还是蛮大的。

总而言之,唐植桐认为经租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好事。

有人出面解决了私房,总比把问题留给下一代,给子孙留下一大帮房爷要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