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326寻料(1 / 2)

第327章326寻料

关于饭馆收粮票的时间,唐植桐听说过两种说法。

一种是从老前辈嘴里听来的,这个时间上早一些;一种是官方明确下文通知执行的时间,60年8月16日起执行。

好像这两者也不冲突?

“以后出去随身带着两斤粗粮票,给饭馆细粮票的话,有点亏。”由于平常不在外面用粮票买东西,唐家大部分没有带粮票的习惯,像一些富家子弟,早上吃个油条啥的,就会用粗粮票支付。

由于地方粮票当月有效,过期作废,所以唐植桐只随身带了几张长期有效的全国粮票。

今天在饭馆的时候,用全国粮票支付是一种奢侈行为,但唐植桐总不能让万家兄妹再回去拿,实属人情往来中的应急行为。

“行,那我明天跟咱妈要两份,一份粗粮的,一份细粮的。在清清家吃的话,我就留下细粮的。在外面吃就给她粗粮的。”小王同学兰质蕙心,立马明白了这里面的区别。

“嗯。还得是你,一点就通。”唐植桐宠爱的捏了捏小王同学的耳垂。

“少给我戴高帽子,啥事?说吧,能帮上忙的,我绝不推脱。”何佩兰不光情商高会说话,性格也很飒,言语上没有一点拖泥带水。

何佩兰这种人识情知趣,大事不一定能帮得上,但小事上嘛,唐植桐还是很乐意跟她合作一把的。

小王同学去洗澡,唐植桐也没闲着,拿出笔记本,静下心来,继续完善规范手册。

唐植桐空间里西红柿,现在瓶子也有了,但他并没有往回走,而是将麻袋挂在自行车前杠上,继续往西骑。

虽然嘴上说着不在意,但一想到方圆的照顾,唐植桐就想着尽快整理出来,给押运科或者说是方圆,加点成绩。

唐植桐打算去找一趟马克俭。

唐植桐边听边点头,虚心采纳,听完后,问道:“是不是再留出点空间,让大家讨论、总结,然后完善进去?”

今年上半年,家里大多是在吃院子里的产出,副食品店做补充。

作为一个流水线出产的大学生,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享着资本的福报,一直向往着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但真正来了,却实实在在发现很多想法与现下格格不入。

“嘿嘿,要不说还是何姐敞亮呢。”唐植桐给何佩兰竖个大拇指,称赞道。

而且第二天,还能用盐水瓶子里的水洗脸,非常平易近人的一瓶多用。

在家自制番茄酱,需要考虑到口感,不用重糖重盐,再加上没有冷藏设备、消毒也没那么彻底,也许还没等冬天开启,番茄酱自个儿就变质了。

“妈,您就放心吧,我心里有数。”唐植桐没反驳,给母亲一个让人放心的眼神,换了件上衣,推着自行车往外走。

上次从这边打酒时借用了一个酒瓶,第二天从押运科回家的时候,唐植桐就还给了何佩兰。

“何姐,早啊。”小酒馆虽然已经开门,但这个点还早,没有人喝酒,只有何佩兰在打扫卫生。

第二天吃过早饭,小王同学带着粮票和干果出发,唐植桐放弃了继续完善手册的打算,将昨晚空出来的水桶灌满,又将水缸给挑满。

王静文被唐植桐的笔记本吸引,他在家加班的时候也不多,随即在椅子上坐下,一页一页翻着看。

“哥,该你了。这会水温还行,再过一会就凉了。”小王同学先开口,才拍拍专注的唐植桐。

这个时节能晒和腌的菜都有限,倒是有一个可以尝试着去做,那就是番茄酱,这还是唐植桐看到张桂芳菜篮子里的西红柿想到的。

“我想买些瓶子,带塞子的那种,过来跟何姐寻个门路。”唐植桐开门见山,道出来意。

“谢谢何姐,我今儿来可不打酒。”唐植桐没客气,坐在凳子上,打预防针,试探着何佩兰口风道。

“昂,就这事。”唐植桐点头,非常诚恳。

立秋以来,院子里的蔬菜被清空,副食品店供应又不足,差别一下子就出来了。

“哥,你为什么要写这个?”小王同学听到动静,单手拿着笔记本,转头问道唐植桐。

不知什么原因,很多人对这个年代有刻板印象,觉得一声令下,就全部合营了,根本没有私营生存的空间了。

“柠檬啊,食堂还真有。你在这坐会,我去你问问。”马克俭没二话,当即就起身回单位落实。

“倒也行,自己留神点。”张桂芳稍微一停,有前面唐植桐往家里拿的板油、猪肉的先例,这次也没拦着。

从史家胡同出来,唐植桐骑上自行车往西走,来到小酒馆。

“何姐敞亮,那我也不矫情了。以后有用的着弟弟的地方,您开口。”唐植桐暗道何佩兰老辣,自己也义薄云天的说着敞亮话。

“我觉得押运过程还存在问题,想总结、归纳,改善一下。”面对小王同学,这是自己最亲密的人,唐植桐没有找任何借口,将实情说了出来。

张桂芳其实也没说啥,无非是抱怨副食品店的菜品不好,又老又贵,还不让多买。

不出所料,马克俭、王雁都在家。

何佩兰给唐植桐找来个麻袋,帮着他把酒瓶、皮塞子都放进去,贴心的不要不要的。

做番茄酱最难的不是原料来源,而是储藏设备!

“唉吆,谢谢何姐。我用的多,二十来个,而且一时半会也没法还,这才过来找您打听。”唐植桐听后很感动,给何佩兰拱了拱手,补充道。

“嗯,说过了,这不是快开学了嘛,我就想着尽快赶出来。咋了?有问题?”睡一张床上半年多了,唐植桐对小王同学了解透彻、知之甚深,若无问题,她不会这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