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313再赴清河(1 / 2)

第314章313再赴清河

推升团队凝聚力最有效的办法不是打鸡血、灌心灵鸡汤、pua,而是直接发福利!

没有人愿意干着996、007,却享着扣完房租房贷,仅够温饱的“福报”。

没有所谓的生活,只有活着,这种日子谁愿意过?

躺平已经是打工人最后的倔强。

著名的编乎有个博主,叫“键来”,回答了一个“人可以废物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在抖y上也有账号,名叫“游民李某”,大好青年,不知何种原因选择了睡帐篷。

有钱就睡一天,没钱就去送外卖,不偷不抢,一切按照规矩办事,明明生活很艰难,看本小说竟然看正版!

我说他生活难,他笑我看不穿……

唐植桐很庆幸自己来到这个年代,有这么一份把人当人看的工作。

星期二,押运科的同事们脸上还洋溢着笑容,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唐植桐一上班就找到方圆,递了颗烟,开门见山的说道:“圆哥,那个胖娘们和瘦高個都送清河去了吧?”

倒是也能顶着个人的名义去医院跑一趟开药,但为了省这点钱,有点费功夫。

“得嘞,只要我打酒,肯定往您这来。”唐植桐痛快的应承道。同样的东西,这边服务态度好,花同样的钱,自然是先往这来。

面袋子装了十斤白面,全是在工地的时候吴海洋帮忙协调出来的,正经的八五粉,现在市面上已经很难买到。

“您就擎好吧,我肯定来。何姐,多少钱?”唐植桐接过酒瓶,装进包里,掏钱付款。

“好嘞。我星期三跟着去,星期四再跟着邮车回。”唐植桐把自己的行程安排的明明白白。

“一块三毛七。”何佩兰开口报价道。

唐植桐一杯茶喝完,张新平才回来。

“嘿嘿,我想打一斤八王坟的白酒。能借您个酒瓶用用吗?”唐植桐笑眯眯的问道。

接下来,唐植桐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张新平说了一遍。

“何姐,不好意思,这个点敲门,影响您休息了吧?”尽管唐植桐想着打酒,但该有的礼貌寒暄一点都没少。

“都押送过去了,怎么,你有想法?”方圆点上烟,问道。

唐植桐上次来的时候,张新平以窝头招待,说这边缺白面,唐植桐就记心里了,既然是求人办事,肯定要投其所好。

“上点难度,加点强度。张队瞧这两个猪头,走得多安详啊,可不能让这种人这么舒坦,又不是来养老,对吧?”唐植桐将麻袋打开,露出两个安详的猪头,说道。

打酒也是同样的道理,慢打,能尽可能的减少酒提子里的酒花,给客人多打一些。

“行。明天带上五六半,在那边注意安全。”方圆嘱咐了一句,但这次没有把自己的大黑星给唐植桐。

“那也行。”张桂芳闻言,没再坚持。

唐植桐回办公室灌上一壶水,去找方圆领了五六半,接着去站台,想着帮忙装邮包。

“唐老师,我问清楚了,这事能办!那个胖娘们五年,瘦高个三年,家里都跟他们划清界限了,你这边想办到什么程度?”张新平回来后,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低声问道。

唐植桐睡了一会,起来后略微收拾了一下床铺,静等张新平上门。

“唐老师,是照顾,还是重点照顾?”张新平是个实在人,接过唐植桐的麻袋,打开瞅了一眼,都是稀罕货,于是问道。

“正好。下次再来。”何佩兰数了数钱,放进抽屉里,笑眯眯的与唐植桐道别。

又是一个往好了办,懂事的人就是会说话!

事情谈妥,唐植桐没再多说,而是从掏出装在包里的一瓶半酒,跟张新平说道:“张队,还得麻烦你给我找个休息的地方,今儿晚上我做东,请你喝顿酒。”

唐植桐背着五六半,扛着麻袋,在出示工作证后顺利进了分局。

“唐老师,我不是跟你见外。重点照顾的话,这里面牵扯更多一点,毕竟不是我直管,我得先问清楚你想重点照顾的是什么人,否则这东西我不好收。”尽管张新平很眼馋,但本着收东西办事的原则,还是把话跟唐植桐说在了明处。

到达茶淀站,唐植桐告别伍丰年下车,步行前往这边的治安分局。

“可惜就这半瓶了,还是从长辈那里顺来的。等以后有机会,咱全喝这种的。”唐植桐又把酒塞回包里,之所以这么说也是故意的,稍微给张新平透露自己也有些背景,省的他办事不用心。

这年头走后门是件见不得人的事情,所以酒水不好出现在押运科同事面前,唐植桐将新打的酒和半瓶茅子都扔空间后,骑上自行车,直奔押运科。

唐植桐喝过二锅头,这散酒跟瓶装的一个味,价格上却便宜了一毛五,一毛五能买一斤棒子面了,只要自费喝酒,没有理由不来。

“德性,快睡吧,明天还要出差呢。”小王同学虽然嘴上这么说着,手却实诚的攀了上来。

吃完饭,看到凤芝吃撑的模样,唐植桐一把把妹妹薅过来,给她揉了一会肚子,顺着肚脐眼顺时针方向揉。

“得嘞,谢谢何姐。您点点。”酒瓶值不了几个钱,但这份信任和亲切让人倍感舒适。

家有家法,行有行规。现下瓶装的商品少,大部分都是散酒、散油。在老一辈商贩操守里,紧打油慢打酒是对客人的照顾,给客人留个好印象,也能让客人尽可能的再次照顾自己的买卖。

唐植桐今天做了一天班,处理了一下日常账务,剩下的时间看报、练字,主打一个安逸。

物资紧缺,现下已经部分人的观念已经起了变化,能搞钱不算啥,能搞来粮食才是有能力……

高沫这玩意味道跟正经茶叶没啥区别,就是喝起来容易往嘴里进渣渣,影响口感。

两人略过程海工作调动的事情,聊着农场的杂七杂八,一会的工夫就到了招待所。

“唉吆,何姐,给多了。这是开门做买卖呢,可不能这样照顾。”唐植桐看在眼里,嘴里客套着。

唐植桐从昨天带回来的南瓜里挑出一个个头最小的,打皮去瓤,然后拿出一种名叫“搜子”的器具开始擦丝。

全家每个月10张肉票,总共两斤,张桂芳这次拿出了三张肉票,足足半斤多肉!

临近分局的时候,唐植桐才从空间里薅出麻袋,里面装了两个猪头和一个面袋子。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第二天一早,唐植桐在上班的路上路过花市小酒馆的时候,敲开了何佩兰的门。

唐植桐下班回家后,张桂芳已经买好了肉,正在和面,就等儿子回家调好饺子馅,包饺子了。

这次也不例外,张桂芳提议包饺子用一个,剩下的依旧是存起来。

人好,饺子馅好,就是面粉不大给力。

包饺子嘛,没人希望煮成一锅粥,为此,张桂芳在和面的时候加了四个鸡蛋,属实是破天荒的行为。

唐植桐明白张新平的意思,这是晚上在房间喝酒聊天的意思……

假如方圆没有靠山,假如自己没有郝仁援手,那在里面的恐怕就是方圆和自己了。

唐植桐不是圣母婊,很认同擅长“以德服人”的老孔的一句话: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丈母娘疼女婿,不仅让王静文带回来了两瓶未开启的,连喝剩下的也让她了回来。

“那姐可盼着了。”何佩兰麻利的用皮塞子塞住酒瓶,递给唐植桐。

“嚯,打酒不带瓶的可不常见。”何佩兰同样笑脸回应,嘴上开着玩笑,手上却半分也没慢,麻利的拿个空酒瓶,给灌了一斤。

所谓八五粉、九零粉中的数字均是指的一百斤小麦磨出来的面粉重量,九零粉中的小麦皮,也就是麸子多一些,黏力更差一点。

“嘿,这俩可是够损人不利己的,给人当狗,就要有被吃狗肉的觉悟。条件有限,唐老师别嫌弃。”张新平听完后,捏了一点茶叶沫子给唐植桐冲了一杯茶水。

“这话我可当真了,我是信唐老师的。我跟老程生死兄弟,给老程送行的时候他可跟我透底了,他的事情如果没有你帮忙,根本不可能办成。”张新平听懂了唐植桐的言外之意,也跟唐植桐透了底,言外之意无非是大家都不是外人。

“唐老师,你先在这坐一会,我先找人问一下,探探底。”张新平呵呵一笑,给唐植桐递了颗烟,径自走出办公室,核实去了。

“瞧张队说的,只要是您给倒的,白开水我喝着也甜。”唐植桐当然不会去挑拣,尽管前阵子茶叶调低了管制级别,成了二类物资,但供应量减少,依旧难买。

有些事是短期内无法改变的,就比如王静文的原生家庭影响,在她听来,唐植桐刚才的话就是表明明天没人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