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308馒头(2 / 2)

这年头,谁家都不容易。

关于立秋,有很多谚语:

除了燕大,去往其他地方,学院出行都有专车接送——送邮包的大卡车。

在地方上,这种卡车也是非常稀有的,别看是一帮十三四级的干部,其实很少有机会能乘坐,更别说小车了。

“刚出锅的,怎么样?好吃吧?”唐植桐乐呵呵的看着小舅子,说道。

当然,这一切都有疗养院的负责人去沟通,唐植桐等一帮学员只管怀着虔诚的心参观即可。

王敬民忙着啃馒头,没嘴回答,只是一个劲的点头。

与去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这次前来有专门的人员讲解。

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唐植桐也不稀罕去那些个景点,果断拿着就餐券换了一堆干粮,回家!

喝了一杯水,唐植桐没有多坐,与王静莹、王敬民告别,又扛着箱子下楼,回家。

部里留给地方上的准备时间并不多,回去也需要时间,凡是想进步的,就没有留恋参观机会的。

邵剑林三人由于路途遥远,又正好有火车,直接打包好行李,将就餐券兑换了干粮,扔到卡车里直奔火车站。

“安心吃,咱妈不会批评你的。”唐植桐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王静莹的手,顺手拿起一个馒头塞给她。

唐植桐还有两天多的就餐券,兑换了三十多个大馒头,在装虎骨酒的箱子里铺上了两层报纸,把馒头放里面,然后把箱子绑在自行车后面就往内城赶。

解释一下馒头的来源,将馒头交给母亲打理,唐植桐换了一身旧衣服,在院子里干起活来。

这馒头,必须是刚出锅的才好吃,软喧甘甜,搭配咸菜食用更佳,若是有块咸肉,啧啧,给个神仙都不换。

“虎什么酒?姐夫,这是个什么字?给谁喝的?”王敬民看到唐植桐分外亲切,上来就查看姐夫带来的东西,由于箱子是木质的,而且绑着,于是就照着箱子上的字念起来。

王静莹是個识字多,见识也多的,听到弟弟的话,往箱子上瞅了一眼,脸蛋立马就上了一层粉,红色的那种。

“哇!馒头,好多!”小孩子的注意力特别容易转移,只要是他们感兴趣的就行,王敬民也不例外,立马不纠缠箱子上的字,而是抓起一个馒头啃了起来。

“哦,谢谢姐夫。”王静莹是个听劝的,最终没抵住馒头的诱惑,小口的啃起来。

王敬民从厨房拿出篮子递给唐植桐,然后看着啃馒头的二姐笑,贱兮兮的,看的王静莹恼羞成怒,恨不能当场捶弟弟一顿。

“敬民!你快回来!皮痒了,是吧?”王静莹是不同意姐夫留下馒头的,追着弟弟后面就要进厨房。

唐植桐之所以将木箱子扛上来,是担心人多眼杂,被人看馒头到说闲话。

眼前触手可及的收获固然重要,但未来产量可期的白菜更加动人心,很朴素的一个道理。

这一天,唐植桐就没闲着,把前阵子跟方圆撒的谎扎扎实实的圆了回来,待明天加一遍肥,就能种白菜了。